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4月25日> > 总第201714期 > C3 > 新闻内容
(上接C1版)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C1版)近年来,随着同煤集团千万吨级矿井集群的建设步伐加快,开采强度增大,采煤、掘进、运输等生产过程中伴随的粉尘量急剧增加,如何保障矿工身体的健康和矿井的安全生产成了急迫解决的问题。
    作为主力生产矿井,同忻煤矿在过去一直沿用老式的除尘方式,遇到了很多问题:石炭二叠纪煤层地压大,煤质孔隙小相对紧密,单纯靠经验进行煤层注水,增加煤含水量来减少粉尘,湿润半径远达不到18米放顶煤的开采需要;产量大,运输战线长,相对的煤尘量远高于老矿。同时,为了配合产量和工作面的长度,井下风量大也相对提高,而皮带的运输和风流却正相向,用工人的话说,就是之前这种传统的降尘除尘方式不能匹配同忻煤矿千万吨级的采掘能力。虽然也寻求过一些方法,但都不尽如人意,欲毙其果,必寻其因。
    承载着大家的期望,同忻煤矿的通风技术团队,与中国矿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共同联手研究,开启了一场设以研究石炭二叠纪煤层开采注水为主的千万吨级采掘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方案,先后历时一年多的时间。
    沿着工作面巡视三次,观察记录煤层的注水情况,这样的重复工作持续了一年有余,每天如此。“只有针对煤质特性,搞清楚煤层吸水规律、煤层湿润半径,合理有效进行注水,才能从源头上降尘防尘。这就需要大量的注水、取样、计算、对比。”区队党支部书记吕文斌说。
    而为了使注水最多且不从煤壁裂隙渗漏,技术人员先从改变传统打孔角度和位置入手,变横向打孔为倾角3~5度打孔,直达顶板,增加水流覆盖面积。同时,采用不同间距不同水压对比分析,以含水量达到4%为临界点,确定湿润半径,找到最经济合理的打孔位置。
    位置确定了,新问题又接踵而至。要保证贯通煤壁进行注水,过去钻孔和封孔的深度就远远不能满足。为此,团队与合作院校一边想办法优化整个系统,一边在封孔泥浆上寻找突破口。“泥浆太稀了,钻孔深部就干不了;太稠了,高压水泵又顶不动。后来在高校的帮助下,我们选定了七八种凝固剂和稠化剂加在泥浆中,经过快两个月的时间,才确定了配方,在全集团首开先例做到20米封孔两个小时全部凝固”吕文斌说。
    其后的三个月里,技术团队又通过电脑数字模拟,设定和井下相同参数双向验证后,成功建立起了煤层注水湿润半径的数学模型和三维几何模型,为石炭二叠纪煤层注水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最终,对比计算出最优的注水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煤体的含水率,达到了源头降尘的目的。此方案也因此荣获山西省科学进步二等奖。
    “同忻煤矿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一个三方合作的过程,企业提供场地,科研院校提供技术,厂家提供设备,针对某个情况,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改进,不断解决的过程,循环往复,渐次推进。”集团宣传中心吴玲说。
    “现在我们正在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寻求解决有效放煤和排除煤矸石智能化同步进行的技术研发,这个比较复杂,也是目前攻克的一个难题。”总工程师段宏飞告诉记者,基本是通过软件编程,导入程序运行,从而实现对煤矸石的自动识别,预计将于今年5月试运行。
    “我们就是靠技术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从而最大化的节约资源,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不忘初心,造福后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