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4月25日> > 总第201714期 > C8 > 新闻内容
晋祠游记
新闻作者:同煤集团同忻矿 钟亮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行至太原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下了一夜的春雨刚停。迈步下车,泥土的气息与淡淡的草香混含在一起沁人心肺、无比惬意。悬瓮山雨后起雾,欲隐还现,像身披轻纱的少女,楚楚动人。晋祠便座落于此山山麓。晋祠原是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的祠宇,又称唐叔虞祠。后经过历代修建便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虽时跨近千年,但文脉续接完好,更让晋祠这个千年古建园林显得博大精深。
  穿过晋祠公园,从晋祠正门入祠,水镜台位于中轴线最前端,站在台上似乎还能听到往昔绕梁之音和台下的叫好声……“水清则净、镜清则明、忠奸善恶、一目了然”,水镜台由此得名。合化桥便是金人台,因台面四角各立铁人一尊,古人以此来祈福晋水平安、泽福一方。西南隅的铁人,在传说中排行老四,铸于北宋绍圣四年,虽经八百年风霜雪雨,迄今明亮不锈。凡来此游者定会握金人之手,摸金人之腹,以求金人保出入平安,保身体健康。

    在通往圣母大殿的路上,鱼沼飞梁占据了我的视线,因其整个造型如展翅欲翔的大鸟,故称飞梁。飞梁形制奇特、造型优美,呈十字形桥式,十字相连、四通八达,导游告诉我说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立交桥,虽此论我无从考证,但其独特造型仍可堪称一绝。而且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潘桃圣会,醉酒耍泼的镜头便取于此,回想起电视里的镜头,我竟兴奋的拍起了手。
    圣母大殿背倚悬瓮山,圣母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四十二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侍女像虽经千年岁月,已无往日华丽,但造型生动、姿态自然,透过殿门的栏杆,看着仕女像,我真切地感受到浮华背后的封建时代的宫廷生活,实则是对自由的亵渎,是对青春的埋葬。
    从圣母殿南行数十米,便见难老泉亭,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从亭下石洞中流出。相传难老泉常年不息、昼夜不停,故北齐时期取《诗经·鲁颂》中“永赐难老”的锦句为名,称难老泉。游览至此,忽想起李白的佳句“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然而,当从导游口中得知“永赐难老”的晋水之源终于流到了它的尽头,于一九九四年断流,难老泉中,也许只有伏虎罗汉才能比我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到那晋水断流的痛与伤。“泉水晶莹透明,水中浓翠的长生萍和水底五色斑斓的石子……”站在泉边,闭目沉思,那番盛美景象也只能一声叹息后在幻境中品游了。
   晋祠中古树甚多,周柏、隋槐及明代王琼所植银杏最为著名。古树历经千年百载,仍不乏俊秀挺拔、生机盎然。恰逢清明时节,祠区古树滋新吐绿,甚是好看。
    时近晌午,导游己将我带到晋祠最高点——云陶洞,此洞因隐居过明末清初一心想“反清复明”的三晋义士傅山而得以闻名。洞的两侧有傅山先生题的楹联一幅:日上心红,赤县灵气三剑动;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日、月”二字合读为“明”,傅山先生身隐于洞,志隐于联,足可见其历经“反清复明”失败后的苦闷与无奈。
    登高纵览,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射出缕缕丝光,晋祠美景尽收眼底。参天古木,远远望去苍桑虬劲,殿、堂、楼、阁、亭、台、桥、榭隐于其中更显袅袅婀娜。如丝春雨,涤净尘霾,祥瑞之气更显氤氲……
    好一座华美园林,好一个中华瑰宝!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