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7月04日> > 总第201722期 > C7 > 新闻内容
西部的天空
新闻作者:刘双凤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者简介
   刘双凤 山西盂县人,阳煤集团退休职工。自幼喜爱文学,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错发的丘比特箭》、《结婚》、《干杯》等作品散见于省市级报刊。散文《买豆腐》获阳泉市建国五十周年征文一等奖;《亲情一线牵》获《山西日报》征文二等奖;报告文学《走西口的汉子》获《中国企业报》征文二等奖;《女儿》获全国首届“真情人生”散文征文二等奖;《凤鸣山城》散文集获“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随着心灵的脚步我踏上了去中国西部的旅行之路。
◆ 母亲河泛舟
    甘肃兰州是我旅行的第一站。随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宽阔浩荡的黄河,心情很是激动。虽说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黄河,但就像是游子回到母亲熟悉的怀抱一样感到无比的亲切。快速下了车,我站在了黄河岸边,弯下腰用手捧了一捧黄河水,心里默默喊,黄河我来了,母亲我来了!
    兰州是黄河上游的一座古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其丝绸文化、黄河文化及宗教文化构成了兰州的特色内涵。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浩浩荡荡穿城而过,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笔靓丽的色彩,游人可沿着滨河路的绿色长廊欣赏黄河的雄姿,有水车园、黄河母亲的雕像、中山桥等系列景观。
    站在魂牵梦绕的母亲河面前,我热泪盈眶。“为什么我们会热泪盈眶,那是因为爱的深沉……”我突然想起了这么一句诗。
    我坐在了黄河岸边的羊皮筏子前,看着自己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的稀罕物件,晃晃悠悠漂在水里,有种想尝试的冲动。据我所知,这羊皮筏子是从一头羊身上完整地剥下来的,刀刀不能有任何的闪失,要经过许多道工序才能做成,它是黄河古老的运输工具,如今提供人们游玩。河面上的风吹过来,我捋了捋头发。有位大叔问我坐不坐羊皮筏子,我犹豫着。大叔说:“既然来了,不坐多可惜,要不坐快艇吧,那保险些。”我最终决定坐快艇,亲身感受一下在母亲河畅游的感觉。上去坐稳后,快艇发动了,看到水面上的波浪在追随着快艇涌动,心里又怕又喜。在转弯时我的身体倾斜着,不由自主发出了尖叫声。看着两岸匆匆闪过的景色,心里无比喜悦,我在黄河泛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而后,又随着旅行的队伍来到了岸边的黄河母亲雕塑像前拍照留念。我惊讶地瞪大了双眼,她集天地之大美:自然、淳朴、妩媚、丰胰、健壮,从头到脚都体现了女性的娇美、刚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母亲的怀里有一个健壮的婴儿,表现在母亲的怀抱里快乐成长的炎黄子孙。这一雕塑是由甘肃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的,表现黄河母亲雕塑作品中最有魅力的一尊。我排了长长的队与黄河母亲雕像合影留念。
◆ 天边的诺尔盖
    亲近草原,是我向往已久的,这次旅行终于如愿以偿。我们三十多人组成的旅行团队,由兰州出发,经临夏、碌曲,到了诺尔盖草原。诺尔盖大草原是仅次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
    诺尔盖草原是以沼泽出名的,范围大部分位于阿坝藏族自治县及四川省境内,就中国的自然地形区分而言,属于青藏高原,是四川、甘肃、青海的交界处,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面积有35600多平方公里。沼泽区由丰富的雨水及冰雪所形成,为长年封冻排水不良的区域,在大草原凸凹不平的地表下通常有2~3公尺厚的泥煤层,有些地方则达到6~7公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曾经过这里,当时此地还是一片荒野。解放后70年代,国家挖设排水道,部分沼泽得以排除,积水经过排除,开拓出的草地上得以放牧牛羊。
    旅行车在公路上不紧不慢地行驶着,车窗外是广袤无垠的草原。节令在5月的中下旬,沿途的草虽说长得不是很高,但远远望去也是漫山遍野的绿,地势起起伏伏像绿色的波涛,被牧民们称为“流动银行”的牦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青草,远远近近、星星点点,不时闪现在眼前。一路上只见牦牛吃草,却不见放牧牦牛的牧民。隔段距离也会看到蒙古包,有白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经幡在蒙古包前被风吹得飘扬着。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一幅幅美丽画面,白云、蓝天、草原、牦牛、蒙古包,这就是美丽的大草原,这就是被称为高原上绿宝石的诺尔盖大草原。美哉,美哉,不虚此行。
    导游指着附近的山说,现在正是采集冬虫夏草的时候,许多牧民都举家出动上山挖冬虫夏草,现在虫草少了,有时好几天也挖不到一根,所以说虫草的价格很昂贵,是一些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汽车继续行驶着,突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了雪山!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山顶的雪是那样的耀眼,在蓝天的映衬下真是美得无以言表。我想起了腾格尔的一首歌:“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我亲身感受,把草原比做天堂是那么的贴切,那么的精准。我心里轻轻唱起了:蓝蓝的天空,青青地草原,洁白的羊群……
    车行至一个叫合作市的地方,已到了中午,全体游客下车休息吃饭,我的脚刚迈出站稳就领教到了高原的寒冷,许多游客都返回车内拿厚衣服,我也回到车上找出羊绒大衣,但在寒气逼人的高原,还是觉得不够暖和,便在饭店附近的小卖部买了一块羊绒披肩披在了身上。
    吃罢饭后,汽车继续向前,不同的是换了藏族的导游,上车就对游客喊“扎西德勒”,车上的人齐喊“扎西德勒”。导游纠正说,你们应该回敬说:“扎西德勒秀”。车上的人你一句我一句跟着说“扎西德勒秀”,然后都笑了起来。导游是四川的白马藏族人,名叫燕子,干导游已有十几年,很热情、很干练,一路给我们讲了在藏族需要注意的事项。她说:与藏族人说话不能用食指点着说,他们认为是那是一种侮辱。赞美他们时把大拇指朝上,不能朝下,更不能用小拇指。和人打招呼以免造成误会。她说:你们汉族人把钱存入银行,我们藏族人把钱穿在身上。每到藏族过节日时,藏民把祖传的财宝都披挂在身上,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朋友见面打招呼,第一句就是“牲口好不好?”藏家的财宝就是牦牛,一头牦牛能值上万元。她幽默地说:藏家牦牛吃的是虫草,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浑身都是宝。她又说:牦牛粪贴在墙根上,冬天取暖用,牦牛奶做成酥油茶,是藏家必喝的宝贝茶。正在说笑间,有几辆装运货物的大卡车从车窗旁经过,车上有两个藏民手拿一把纸片在风中扬着。燕子说:这是藏族人念经的一种方式叫风念经,在路口,风向比较大的地方放飞写有经文的纸片,由风吹动经文强化功德,保一路平安……
    路经一处草地时,看到有一尊雕像,一位红军战士一手拿着鲜花,一手握着钢枪,注视着苍茫的大草原。燕子说:诺尔盖大草原是红军长征时走过的地方,班佑村被称为红色第一村。七根火柴的故事就发生在附近的姜冬村。我记得一位开国上将在回忆录中写到:“七百多名红军战士,一步一摇地走出了草地,却没能坚持走过班佑河,他们都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我逐个观察全都没气了,我默默地看着这悲壮的场面,泪水夺眶而出……”此时,车厢里的气氛急转直下,大家沉默了很久。是啊,80多年前的这片草地上,有那么一群人,为了理想,为了信念,吃草根、啃皮带,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换取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却静静地长眠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在进行人生路程上的“长征”,希望我们能珍惜幸福、珍惜光阴,走好每一步,到达自己生命光辉的顶点。
◆ 郎木寺-仙女住的地方
    郎木寺是旅行社赠送的景点,导游讲:郎木寺镇有东方小瑞士之称,有不少外国人喜欢到郎木寺旅行。郎木寺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其地处甘肃、四川两省接壤地带,平均海拔3350米。初听郎木寺以为只是一座寺院的名字,其实是一个小镇的名字,因为有甘、川两座郎木寺而得名。寺中有活佛的肉身灵塔,据导游讲,头发指甲还在长。
    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1748年。其创始人赤哇嘉参格桑11岁受戒出家,27岁去拉萨学习佛法,成为出类拔萃的大学者,声名远扬,倍受众僧崇敬。公元1747年,70岁的他回到家乡,创建了郎木寺,于1755年合掌圆寂,供奉在由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等制作的灵塔里。
    高原的天,少女的脸,一日三千变。刚刚还是万里晴空,转瞬间就乌云密布,下起了雨。不久就又是风和日丽,让我们无所适从。一行人踏着一条小路向郎木寺攀登着,路上的泥泞带在鞋上不好走,边走边听导游给我们讲,每年正月是郎木寺的晒佛节,也叫亮佛节。寺院由大法师率领,众僧抬着巨幅大佛像到寺院的晒佛台上展开,而后僧众颂赞佛陀功德,念沐浴经。不论那天是刮风还是下雨,只要佛一晒出来马上就会雨过天晴,更有传说,当佛像展开到佛的额头时,第一缕阳光定会照到佛的额头上。
    佛像是大型的唐卡,是郎木寺的镇寺之宝,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的矿植物,色泽艳丽经久不褪,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
    我们一行人攀至主殿后,门口有喇嘛示意大家脱鞋进入,不让喧哗。我悄悄地跟在人群背后,进入大殿后四处观看,殿内庄严肃穆。墙壁上挂满了唐卡,色彩艳丽无比,反映的都是宗教的内容。大殿的正面排放有活佛的像,从第一尊活佛到现在的班禅活佛都有。一位资深的喇嘛认真讲解着。喇嘛讲,文革期间大殿遭到毁灭,现在看到的寺庙都是后来重建的。
    从大殿出来,又看了藏经阁、辩经处,而后又到了转经房。前面讲过藏家有几种诵经的方式。有风诵经、有手转经、还有用手推转的经。我们去的转经房是用手推着转经筒的经,从一个方向推动经筒慢慢移步向前走,围着转经房转一圈。我走到门口刚迈出步,左边角落里一位老阿妈在行等身礼。我刚要拿出相机照相,导游过来制止说:不可照相。我只好作罢。
    在转经房的左前方,有一片空地,我站在空地上眺望着远处的雪山,太阳又出来了,蓝天下飘着朵朵白云,雄伟宏大的郎木寺沐浴着阳光,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丽辉煌。我突然想起在哪里见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甘南是美国最具权威的旅行杂志《视野》及《探险》杂志选入的全球50个让生命感受自由的户外天堂,国人称之为世上最后的香巴拉。
◆ 岗拉梅朵 珠木措
    岗拉梅朵纯洁无暇
    高高地盛开在雪山上
    你是那样的圣洁
    阳光雨水的滋润
    历经风雨带给高原
    永远平安吉祥
    岗拉梅朵,吉祥的雪莲花……
    这首歌是一位藏族小伙子岗拉梅朵在他的家里为我们演唱的,他兴高采烈地一边唱、一边跳,旁边还有几个藏族姑娘为他伴舞,我们合着音乐的节拍,边哼着歌曲边用手给他打节奏。
    四川阿坝地区是藏民族的聚集地,一寨又一寨的小村庄静卧在蓝天下,五彩经幡萦绕在山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里的藏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经常把旅行的人们请到家里做客,我们这支旅行团队也盛情难却,被请到了藏民岗拉梅朵的家里。
    到家一进门就是一个大大的客厅,四周围有低矮的桌子和条凳。我们陆续入坐后,观看周围,见一面墙上有许多的像脸盆一样大的铜盆挂在墙上,客厅的正中央摆着毛主席的像。岗拉梅朵告诉我们,藏民家家都挂着毛主席的像,意在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给他们带来美好的生活。聊天中得知,岗拉梅朵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好声音》。岗拉梅朵说:相见是我们的缘分,朋友来我家里做客,我为朋友献一首歌。说完就亮开歌喉为我们唱起了歌。这时,有姑娘小伙把准备好的青稞酒和酥油茶为我们端了上来,一碗一碗递到我们手里,有一位藏族小伙还挨个儿给我们脖子上戴上了哈达。他们还邀请了几个旅行的客人一块跳舞,大家又唱又跳,气氛非常热闹。有人问岗拉梅朵:你上过中央电视台,为什么不留在北京发展呢?岗拉梅朵说:为了开辟寨子里的旅游事业,让家乡的人民富裕起来。他还说他的爷爷就在离九寨不远的寺庙里,是庙里的主持,很受藏民尊敬的。因为他的爷爷去过拉萨,是磕长头去的,走了四年,回来时骨瘦如柴,大家都认不出他了,只有奶奶认识他,才把他扶到家里。从此寨子里的人都很尊敬他。藏家人一生有三个愿望:一个是去北京天安门看看;一个是磕长头去拉萨;再一个就是去看大海。他的爷爷做到了,所以人们很爱他。
◆ 绝版的九寨
    九寨沟是我久以向往的人间仙境,也是这次旅行的重点。因为比较重视,在旅行前做了做功课,查阅了些资料。
    九寨沟县,旧称南坪,在上个世纪,沟内的藏族和羌族同胞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60年代初,全国各地的人响应号召走进边远山区,走近阿坝州开发森林资源,九寨的森林资源面临砍伐一空的危险。
    有媒体报道,有两个在九寨林场的伐木工人,因结伴到林区采摘木耳,无意间发现了九寨这个地方,并商量写信给媒体反映,九寨沟的“长海”、“五花池”、“大瀑布”、“珍珠海”就是他们两个命名的。
    1974年,四川省林业局建议将南坪白河自然保护区,扩建到九寨沟,这是省林业部门第一个提出保护九寨沟的正式文件。同年中国林科院院长,著名林学家吴中伦教授谈到九寨说:我到过欧美数国,也从未见过这样奇美的自然景色。随即上书四川省政府和省林业厅要求保护。这是第一个权威专家对九寨沟的保护呼吁。
    1975年,四川省林业厅下达了九寨沟历史上第一条保护禁令:九寨沟、则查洼、日则沿沟200米以外才准予砍伐。这是林业部门保护九寨沟的最早举措。1977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到九寨考察,正式确定九寨沟为国家级旅游开发项目。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总面积为64297公顷,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而得名,也是国家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著名景点有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珍珠滩、珍珠滩瀑布、诺日郎瀑布、犀牛海、老虎海、卧龙海、火花海、长海、五彩池等多个景点,所有景点都分布在“丫”字形的三条沟里。
    清晨吃过早饭后,旅行的团队乘坐大巴由川主寺向九寨沟奔驰而去,每个游客的心情都显得很激动,九寨沟的美景天下传,就连外国人都是成群结队地到九寨沟来观赏,一年四季的游客川流不息、浩浩荡荡。导游说:九寨沟四季都是好景色,春天看草看山;夏天看水看花;秋天看树看红叶;冬天看冰看雪山。九寨沟四季美如画,晴天是晴天的景,雨天是雨天的景,天天都是好风景。快到风景区的时候,有九个急拐弯。导游讲:这叫“情人拐”,因为旅游的年轻男女坐在一起,七拐八拐的身体碰撞在一起就擦出了火花,所以叫情人拐。车上的旅客大笑不止。说笑间景区到了,导游领了票发给我们,还每人发了一张游览图。导游在图上标出了行程路线,告诉我们下午集合的时间,重新提醒了车牌号和停车场的地点,就让大家自由活动。我和几个游客组成一个小组合。进入景区后,坐上了节能环保车,到第一个景点日则沟的箭竹海。坐在车上听广播里的解说人给我们讲解:……九寨沟有童话世界的美誉,据考证这种高山湖泊是在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其特点是水质清澈透明、幽静深邃,彼此以台瀑相连,色彩纷呈,倒影斑斓,气象万千。最长的长海为7公里,海拔3000米,澄如碧潭,夏可行船,冬可滑冰。临近的五花海由各种色素的矿物质组合,经过阳光折射,幻化出丰富多彩的色彩。传说:很久以前,神勇的山神达戈,热恋着美丽的女神沃莫色莫,达戈用风云磨成一面镜子送给色莫,而色莫不慎将宝镜跌为108个碎片,化作108个海子,从而成为九寨沟最美的108个景观。
    箭竹海到了,我们下了车,顺着人流上了木头小桥,再拐了几个弯,到了箭竹海跟前。只听见游人“哇、哇”不止的叫声和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声音。我挤在人群里,找不到一处离海子近的地方,看一看,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哇哇”叫起来。怎么说呢,确切地说谁也不能准确地形容出眼前这片海子的颜色,同一片海子颜色有的浅蓝、有的深蓝、有的带点黄颜色,还有的带点绿色,相同的都是非常的清澈,明净见底。海子中伴有青青的竹子,还有一、两只野鸭,美的不可言表。抓紧时间照相吧,拿出相机咔擦咔擦,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空间赶紧照相,因为这个地方处处都是景,不用去选。这个景照完又坐上车到了下一个景点“熊猫海”。“熊猫海”上更热闹,许多的游人都穿上藏族的衣服,戴上头饰和帽子,在“熊猫海”旁照相,人围得水泄不通,走了一拨又一拨。我正在观看,一位藏族女青年过来问我照不照像,手里拿着衣服。我一高兴说,怎么不照,来干么呀。于是换上藏族的衣服,做着各种姿势,照了十几张像,光顾着照像连自己的衣服也差点忘了拿。而后又急急忙忙跑到五花海,跑到珍珠滩和珍珠滩瀑布。据说这里是拍摄“西游记”的地方,有头戴孙悟空、猪八戒的大头面具和游人合影。我们正在观看拍照时,天又下起雨,游人纷纷打起了雨伞,在湿滑的地上走着。因为还有许多景点没有看,我们在诺日郎瀑布区匆匆吃了个泡面,就赶紧往日则沟的对面则渣洼沟去看长海。长海是九寨沟最长的海子,有小青海湖之称,是一个长条形的海子,水是透明的蓝色,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魅力诱人。又是匆匆照了像,就乘车到了五彩池。返回来时顺路看了犀牛海、老虎海、卧龙海和盆景滩。马不停蹄跑了一天,赶在五点以前出了景区,找到自己坐的大巴车。据导游说:九寨沟每年接待的游客都在100万以上,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是啊,人们都是向往美好的,对美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九寨的藏族同胞用大自然恩赐的绿水青山,迎来八方的来客,搞活了自己的经济,使生活富裕了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共同保护这块风水宝地,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欢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