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任务。”常村煤矿始终坚持这一理念。
常村煤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对标潞安集团“十三五”规划,围绕矿井转型升级战略,全力以赴抓好本质安全、增效脱困、后劲发展三大生命工程;坚持不懈抓好集约高效、改革创新、多元发展三大重点突破;始终如一抓好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民生改善三大支撑保障,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版新常村建设。可以概括为:抓好三大生命工程、实现三个重点突破、夯实三大支撑保障,“三个三”工作思路。
同时,该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潞安集团党委的重要部署,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引向深入,全面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按照省国资委、集团党委关于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常村煤矿十一届二次职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转型升级版新常村”的奋斗目标,增强发展定力,加足转型动力,激发改革活力,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经营、改革、文明“五个党建”,为加快建设转型升级版新常村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交接班、你不来、我不走、见了面、握握手、交代清、问个明,安全始终放心中……”在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类似的安全文化警言温馨朴实,体现了职工们在工作中的暖暖情意;而发挥安全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增强安全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是推动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该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通过创新文化载体、激发员工活力,从文化建设到管理体系,从理念到行动,近年来,该矿安全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筑起了企业的安全生产防线。
“1661”——筑起安全文化的“常村管理新体系”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常村煤矿在创建安全文化中,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赢在标准、胜在执行”和“超越安全抓安全”的奋斗目标,本着从“安全意识上求新、安全责任上求真、安全管理上求实”这一宗旨,着力强化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全力打造具有常村特色“1661”安全文化管理体系,为矿井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
“1”——围绕巩固、深化和提升“369”安全管理新体系这一主线。“6”——做好“六化”建设:做好组织建设规范化、宣传形式多样化、职工培训系统化、疾病防控立体化、群众活动实效化、后勤服务贴心化“六化建设”工作。“6”——实现六个目标:安全文化建设全年排名保持在潞安集团A类矿井前三。“两堂(塘)一舍”工作继续在集团公司各矿中排名保持前三,确保全年无职业病案例发生,培训率达到100%。持证率达到100%。整合矿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在集团全部整合矿井中保持前列。“1”——实现一个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为常村煤矿转型发展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
新体系开启新征程。常村煤矿把安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区队、班组和现场,放在提高安全主体意识上。通过教育、引导、奖惩、营造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素养、安全意识,自觉地规范其行为,使安全管理水平上升到“人本管理,理念管理”的境界。
提升安全主体意识。常村煤矿组织专业人员以岗位作业要领、注意事项以及事故案例、事故隐患等内容为创作来源,编唱安全组歌,制作安全漫画,送队组、进现场;同时,基层各队组开展了每周听一首安全歌、看一部安全教育片、学一个安全典型案例为内容的“三个一”活动,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受到警示,并自觉在工作中规范行为,确保安全。
拓展安全文化阵地。“安全是纲,纲举目张”。近年来,常村煤矿按照矿区、社区“两个战区”,井上、井下“两条战线”的不同特点,结合市场变化、企业要求、职工需求,在主干道、下井必经之处增设了安全标语横幅、安全警句宣传牌的基础上,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手机报、安全案例、移动式安全牌板等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矿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
突出宣传教育重点。常村煤矿紧紧围绕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新《安全生产规程》和潞安集团“369”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坚持以“依法治安、依法管理”为主线,加大对职工的教育管理力度,努力实现主动安全,推动静态安全、动态安全向常态安全转变。
同时,今年以来,该矿分系统、分单位、分人群召开了17次形势与任务座谈会,提出建议113条。各系统结合工作性质提建议,各单位结合工作需要想高招,各人群结合自身特点谋出路,真正确保了形势与任务教育矿山“全覆盖”,全矿各职工齐心协力谋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全矿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坚定了全矿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的决心。
夯实制度垒台 搭建安全文化的“常村模式” 初夏时节,走进常村煤矿基层队组走廊,是一条条深远的综合文化长廊。一条条文化彩带像一朵朵彩云漂浮在眼前。“多听夫人枕边风,安全第一记心中;父母望您遵守纪,妻儿盼您安全归。”随着职工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在记者耳畔响起,那安全嘱托震响耳际。漫步在各条楼道走廊,处处能感受到“文化队组”的独特魅力,与干部职工促膝交谈,更能感受到“安全文化”赋予他们的滋养。
制度是行动的支撑。常村煤矿在开展安全文化创建过程中,将完善各类机制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切实发挥各类制度在安全生产中的保障作用。一是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管理机制。为提升干部作风建设,该矿严格执行干部下井质量积分制、干部下井跟班带班制度、隐患整改安全诚信等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全矿干部作风建设执行力;二是建立完善支部、党员主动抓安全的各类机制。近年来,常村煤矿创新依托“创建六型特色党支部争当品牌党员”活动,紧贴安全生产这个中心,建立了标志型安全帽管理制度、党员包保群众、“党员身边无‘三违’、无事故、无隐患”、“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人人争当安全监督员”等机制。三是建立完善纪检监察、安监部门联动机制。2013年以来,常村煤矿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完善用好联动机制。对未执行“三走到、三必到”的党员干部进行严格考核,对屡次违反安全纪律的干部由纪委进行定期约谈,有效堵塞了由于干部麻痹大意、安全不作为造成的安全漏洞,实现了安全的常态化管理。四是创新管理机制。今年以来,该矿先后创新开展了政工部门与基层生产队组负责人谈心活动、政工干部与安全生产干部拜师结对子“六个一”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找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的切入点、结合点,为更好地推进党政一体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同时,常村煤矿将强化执行文化建设作为安全文化的重点内容,在全矿各单位开展了“执行力文化建设”主题活动。通过对干部履职履责、工作作风、任务完成、经营绩效、日常管理、遵纪守法等情况,采取“定性和定量、领导与群众、日常表现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干部综合表现情况每月动态统计、每季汇总排名、半年考核评价、年度综合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全矿基层班子建设、干部选拔、使用、管理、培养及退出的重要依据。
强化文化引领 打造文化建设的“常村名片” 文化是一种导向、一种软约束、软规范。常村煤矿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中,强化文化引领,导引安全生产,实现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再提炼、再提升。
——开展队风和“家”文化建设。该矿围绕“创建六型特色党支部、争当品牌党员”活动,紧密结合6S管理,实现“实干创新、安全高效、一队一风”,将优良队风运用到安全生产工作现场,,逐步形成了务实创新、安全高效的队组新风貌。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落地,引导基层职工以亲情、友情为纽带,凝聚起牢固的情感基础,今年以来,常村煤矿着力打造了“家”文化建设,建设了“温馨之家、平安之家、奋进之家、和谐之家、责任之家、廉洁之家”,使职工与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开展常村礼仪体系建设。礼仪是文明程度的表现和文明养成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村煤矿围绕“发于心、守于规、见于行、成于风、益于企”的要求,制定了各岗位的礼仪标准。通过全面加强常村礼仪建设,弥补了在礼仪建设上的缺失和缺陷,使矿井在安全生产、工作生活、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面貌焕然一新。
——完善培训体系。完善矿、科、队三级安全培训体系,拓展职工学习途径,丰富职工学习内容,持续开展“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班前15分”、“轮讲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实现了全员上岗率达100%。特别是通过强化关键岗位人员和新工人培训、全员培训、岗位技能三项培训;推进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教育网络信息化工程,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和执行力培训工程三项工程;使职工培训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提升职工技能,真正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同时,推行一体化教学,实施“订单式”培养,创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英才创新工作室。其中,数十名员工先后荣获潞安集团首席技师等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共开展47个工种技能比赛,160余次岗位练兵;22个工种,233名职工参加了技术比武考试,员工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