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8月08日> > 总第201727期 > C5 > 新闻内容
实现零事故 同铸安全网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刘振兴 通讯员 梁殿华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续70个月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连续74个月瓦斯零超限,连续……一个个新创造的实现预示着一个安全生产新领域的正在开启!这是一个有着61年开采历史,又属于高瓦斯的矿井所创造的奇迹,更是阳煤一矿有史以来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的高标准要求,一场史无前列的大考验。
   
    阳煤一矿是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大型骨干矿井之一,是全国煤炭行业首批命名的现代化、质量标准化,高产高效、高进高效矿井。井田范围由36组拐点坐标圈定,呈一不规则的多边形,井田东西走向长约14.5km,南北宽约9.8km,面积为83.6126km2。目前,员工总数为6555人,全矿实行矿队扁平化二级管理,共设14支矿直管队,10个职能部室和5个基层单位,党组织与行政机构同步设置。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20.56亿元、利润4.9亿元,人均在岗工资达到75588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阳煤集团前茅。先后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共中央文明委连续四次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党中央、国务院、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安全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保障,更是每个家庭的守护神。阳煤一矿多年来是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任务来抓,零事故更是多年来追求的最高目标,对于一个有着61年的老矿井,又是高瓦斯矿井来说,真是难上加难,困难可想而知,在外人看来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面对重重挑战、种种猜疑,面对多年来难以攻克的安全难题,2012年阳煤一矿领导班子怀着对全矿职工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与担当,在矿“三会”上断然大胆地提出了安全零事故的全年工作目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阳煤一矿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讨论、大会展、大行动,更是一场安全生产领域全新时代的正式开启。
    目标已确定,行动是关键。阳煤一矿首先在原有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科学合理部署安全生产环节,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加强现场环节管控,紧紧围绕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以落实“166”安全管理模式和控制零打碎敲事故为根本,积极转变观念、拓展思路、开拓创新。目前,连续70个月实现安全零事故,74个月瓦斯零超限,彻底降服了这块安全“硬骨头”。
    矿长吕维赟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自己的看法:“煤矿安全是个长久话题,永恒的主题,越是风平浪静,我们越是要如履薄冰,安全工作必须要一天比一天严、一环紧扣一环。零事故一直是我们多年来履职的神圣职责,追求的崇高目标,我认为,只要把矿工当兄弟、当亲人,始终与矿工同呼吸、共命运,时时、处处、事事绷紧安全这条弦,遵章守法、依法办矿、从严治矿,零事故的目标就不难实现,保持安全生产持续长久,就掌握在我们手上!”
 
抓干部素质提升不懈怠
    提升干部素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阳煤一矿干部队伍素质提升的实施方案》,对全矿科队级干部提出了“十二·五”末,学历、职称及其它能力素质提升的奋斗目标和组织期望。
    干部跟带班责任的落实有效保证了安全生产。阳煤一矿进一步强化“两级领导”跟、带班制度,严格带班备案管理,严格不具备带班下井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带班下井,每月上报上月带班下井落实情况,由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调度、安监等部门每月坚持对干部带班下井工作进行督查。
    今年以来,阳煤一矿领导带班下井人均带班时间达到了8小时以上,没有出现空岗和出入井时间不闭合的现象。查处各类隐患1521条,罚款12.7万元;抓处不安全行为人员245人,罚款3.2万元;现场培训182课次,培训职工1856人次。
 
抓员工素质培训不松懈
 
    阳煤一矿始终把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作为安全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环境育人,努力创建安全文化,建立了干部到讲台、“现场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等培训方案,建起了现代化、多功能的员工安全技能培训基地,通风、机电安全实验室、采掘操作实习区、大师工作室、多媒体教室等一应俱全,有效地使职工实现现场模拟及实操演练。同时,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采取系统培训、模拟演练、现场纠偏、心理调适等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对新工人、一般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等不同群体,进行了理念灌输、习惯养成训练、系统追问、危险预知、危害辨识、操作技能等培训教育,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抓安全基础管理不松劲
    强化两级包保。阳煤一矿把矿、科两级领导安全包保制度,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进行强化。要求矿级领导每半月、科级领导每周一次深入包保队组,利用“二·五”安全活动会,与职工进行谈心交流、行为养成教育,认真挖掘不安全因素,确保对不安全行为的提前制止,超前预防;同时每周深入一次所包队组井下现场,进行一次与工人同上同下的跟班管理,岗位操作要领掌握、集体收工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现场管理,确保隐患消灭在源头,事故防范在现场。
    推行手指口述。阳煤一矿还编写了76个工种的手指口述内容,编制《员工平安上岗手册》,将一些安全基础知识、手指口述、典型事故案例、岗位操作要领等收录在手册,岗位操作工人手一册,上岗熟悉掌握,培养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实现作业零违章。
    加强案例教育。本着“将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吸取教训”的原则。阳煤一矿近年来陆续编写了《阳煤一矿工亡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案例培训教材》等教材,把用职工鲜血生命换来的事故案例摆到职工面前,通过查事故,论“三违”,找出了事故的症结,使职工真正懂得“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不要用鲜血去验证”的道理,从而让安全理念伴随在工作中的时时刻刻,从源头上堵死引发事故的时间和空间。 
    强化不放心人员管理。阳煤一矿在对不放心人员及亚健康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建档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个别管理方案,针对性地采取培训、关心、跟踪落实等工作,做到一人一策,并付诸实施,确保职工安全上岗,健康上岗。
 
抓短板管理不滞后
    针对短板管理工作,阳煤一矿从全方位入手,以固化和提升“166”安全管理体系为主线,以“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态度去查找隐患、堵住漏洞,从政治的高度上认识短板;在队组中落实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制,严查重点岗位薄弱点,从事故源头管控抓起,从防范体系上层层监管。
    阳煤一矿尤其加强了对顶板、大小巷运输、综合防尘等方面的强化管理。针对顶板,全面展开对顶板每个施工地点的矿压观测和岩性探测的专项检查,按照要求全部进行探测并挂牌警示,形成常态化监管;全面展开对大小巷运输物料过程中的起吊,捆绑进行严管、严查,坚决杜绝胡干、蛮干操作的行为,安监部实行不间断专项检查;加大了对各工作面综合防尘设施配置的落实,采取降低皮带巷煤尘的措施,严格生产岗位工是否佩戴防尘口罩,作为强化防尘短板管理的具体要求。
 
抓隐患治理不避让
    阳煤一矿历来把对各类隐患的治理作为抓实安全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完善了隐患排查信息反馈系统,并成立了以安监处长为组长的隐患分级排查组,每天下午五点前安监处汇总当日各类安全隐患,各工区安全主任配合进行分类分级,按照隐患“三色单”要求确定当日隐患,并进行大屏公示,公示隐患的具体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对于已经整改的隐患要求及时消号,并安排专人负责每日更新,确保各类隐患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协调处理。
    在隐患整改落实方面:阳煤一矿有效落实“分级负责,责任落实”的管理原则。发现隐患,需现场处理的,检查人员要和整改责任人在干部走动巡查卡上互相签字确认,当班进行处理;不能现场处理的,按照整改流程要求,进行“三定”处理,“三定”表要做到队组、井区、安监处各执一份,单位当日值班长通知责任队组进行整改,安监处进行复查验收。
    在隐患整改复查方面:矿安监处制定了专项复查制度,对四点班当班工长到期隐患安排专人进行复查,无故不按期复查的对安监组工长进行考核;安监复查不得弄虚作假,走马观花,一经发现,考核安监员500元,对到期未整改的隐患,安监处要及时组织分析,每次对工区负责人不低于500元考核。
 
抓“三违”行为不手软
    为严厉遏制“三违”行为,阳煤一矿开展了“反三违”专项治理活动。明确了矿、科、队及专职安检员的“三违”指标,并制定了严重违章人员脱产培训三个月制度。今年陆续开展了车场扒凳跳、人员不系帽带、人员持手机下井等违章专项查处行动。上半年共累计抓处行为性“三违”人员2351人,罚款35.3万元。其中住班人员5人,罚款3.6万元,在全矿范围内有效地形成了围剿“三违”的高压态势。

抓质量标准化建设不敷衍
    阳煤一矿始终坚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矿井的一项基础工作,严格标准,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全矿上下文明生产和综合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2016年,阳煤一矿立足实际、着眼大局,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在总结以往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高境界、高标准、严制度、严管理,持之以恒抓质量,扎实有效做工作,推陈出新促发展,使全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一级标准。
    强化组织,提高认识。阳煤一矿在多年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行之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成立了以矿长、书记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组,并定期召开会议,逐一安排落实到分管部门、分管人员。并确立了各专业系统安全质量标准化第一责任者,分工组织负责,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体系。充分发挥党工团组织自身优势,利用“二·五”安全活动和班前、班后会等时间认真学习,让每一名职工都熟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从而为阳煤一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地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制度,狠抓落实。随着阳煤一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新标准的出台,将达标标准、完成时限、责任队、责任人逐一进行明确,并每月依据推进方案对各单位进行定级考核,实现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有法可依、主动推进、按章落实,切实增强了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块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阳煤一矿完善了“各级领导安全质量标准化责任制、职能部门安全质量标准化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职工安全培训制度”等制度,使每一过程,每一环节都做到了责任明确,管理到位,构建了有力的安全目标责任保证体系。
    严格奖惩,重奖重罚。针对以往广大干部职工对标准化工作的被动应付、消极抵触心理,阳煤一矿重点从政策层面采取措施,推行了重奖重罚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了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分配制度,对当月队组质量标准化达动态一级,按照计件、岗薪绩效工资总额的30%对队组结算当月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对当月队组不合格,则取消队组当月的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当月队干工资按照考核后的全队平均工资结算。通过重奖重罚,增强了员工抓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逐级验收,定级检查。阳煤一矿在达标验收环节上细化到每一道工序、验收档案、全过程公开透明,解决了以往把关不严良莠不齐的现象。每道工序均由质量验收员按标准进行验收,不合格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各单位由分管领导负责,每月不少于1次组织对各队组进行质量标准化验收,发现质量问题进行四定处理,验收记录存档管理。
    打造质量标准化亮点工程。阳煤一矿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逐步打造了一些精品工程,如81209综采工作面;北翼新补二部皮带巷掘进工作面;丈八三区、十三采区轨道巷;丈八三区配电室;丈八三区梭车房等一系列亮点工程。

抓重大事故预防不松手
    健全“一通三防”体制。阳煤一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一通三防”和瓦斯治理工作的管理机构,并下设工区、队组,分别负责日常的“一通三防”管理和通风、抽放、监测、打钻、消尘、防突等工作。特别是2013年以来,全矿严格按照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以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为总体目标,以抽采达标和强化基础管理为重点,全面落实《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阳煤集团瓦斯治理60条》等规定,进一步完善了通风系统,加大了瓦斯抽采力度,升级改造了瓦斯监控系统,全面提高了瓦斯综合治理能力和“一通三防”管理、技术、装备水平,有效地杜绝了重大通风瓦斯事故的发生。
    完善通风、抽采及监控系统。在通风方面,阳煤一矿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全矿共有12个进风井和5个回风井,五个回风立井相对独立。5个通风机房均安设2台相同型号、相同功率的主要通风机,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备用通风机能够在10min内投入运行。在瓦斯抽采方面,阳煤一矿现有地面抽放泵站两座,分别为六号站和阳坡堰泵站,共安设10台抽放泵,现在使用4台,备用6台;每座泵站均有两套抽放系统,并可实现互换。监控系统方面,阳煤阳煤一矿安全监控系统各种设备安设齐全、运转正常、灵敏可靠,各种设备、仪器严格按周期检测。
    建立“瓦斯零超限”目标。阳煤一矿对所有的采掘工作面实现上限配风,装备“大风机、大风筒”,并配备智能引排装置,实现大风量。井下甲烷传感器的报警值、断电值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基础上断电值下调0.2%,复电值下调0.3%,对瓦斯涌出异常区域继续下调。严格控制采掘机组的割煤速度,控制单位时间的瓦斯涌出量,杜绝了瓦斯超限作业,局扇电源实行地面专供系统。同时,阳煤一矿在“一通三防”管理上,执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实行瓦斯超限底线考核。
 
抓科技创新不落伍
    阳煤一矿的科技发展经历了由土到洋,由小到大,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的理念,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综采机械化程度达到了100%。围绕瓦斯治理、综采放顶煤,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技术的攻关研究,在降低瓦斯、粉尘、消灭自燃发火、改革采区布置、综采放顶煤、锚网支护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成果。同时,在管理上不断更新观念,用新思想、新工艺、新技术武装头脑,管理上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安全制度的不断完善,职工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队伍建设的不断提升,标准化建设的不断巩固,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阳煤一矿的各项系统有了全方面提升,为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的持续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如今,阳煤一矿已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完善、培训的到位、权责的明确、标准的统一、考核的严格、奖罚的分明,正确的引导,才是实现零事故目标的根本所在,安全生产良好环境才能持续,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才能保持,煤矿安全发展才能健康稳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