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20日> > 总第201810期 > C3 > 新闻内容
构建国企扶贫担当的“晋煤模式”
新闻作者:通讯员 蒋雷 王华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实施贫困村产业扶贫,国有企业义不容辞。晋煤集团作为参与山西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的省属世界500强企业,努力彰显国企社会责任的担当,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创出了一条国企扶贫的“晋煤模式”。
  武乡,中国红色革命之乡,自然资源丰富,人民吃苦耐劳。然而,贫困如影随形。2016年12月,按照山西省政府的部署,晋煤集团结对帮扶武乡县大有乡6个村22个自然村。从最初的大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村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至少10年的状况,到2017年底武乡县大有乡西岗头、炉家掌、鸦烟和苑家垴村136户467人贫困退出,晋煤集团正在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扶贫道路——
  
瞄准目标公司化集中发力 
    “武乡县大有乡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居住分散、交通行驶不便、基础建设薄弱,大部分村无集体经济,群众收入以务工和农作物种植销售为主,经济收入单一。”这是晋煤集团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进驻结对帮扶村后的第一感触。
  2017年,晋煤集团切实“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努力践行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为将扶贫工作做实做到位、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晋煤集团首先从公司化、产业化角度出发,专门成立了产业扶贫办公室和金泽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指导和管理扶贫工作的开展,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并从多经板块选取宏圣、金驹实业等7家单位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压实责任,确保帮扶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扶贫队员积极行动,仅仅用两周的时间就建档立卡贫困户254户811人,对每一户贫困家庭的情况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为接下来开展的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扶贫队员李玉华介绍,为增强帮扶力量,在人员组建及管理上,企业配备专职人员成立扶贫工作队,选聘5名优秀职工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并成立了驻村帮扶临时党支部,下发了《关于落实“两包三到”精准帮扶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确定了从阵地建设、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四方面发力的帮扶方案,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底已实现结对贫困村136户467人贫困退出,2018年底将继续完成118户344人整体脱贫摘帽。
  
精准施策解决乡亲现实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晋煤集团所结对的6个帮扶村中,包含1个非贫困村、1个移民搬迁村、2个组织涣散村、1个深度贫困村和1个重点上访村,情况复杂,问题突出,如何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成为扶贫工作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是问题导向,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迅速与当地政府进行有效对接,对帮扶村进行全面、细致的走访调研,了解每村的人口、耕地和经济收入等情况,按照“一类一政策,一户一办法”的工作思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要先保证老乡吃得饱,吃得好。春耕期间,苑家垴村第一书记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村里部分农民因经济困难,无资金购买种子等必要的春耕物资,来年的口粮就成了问题。为确保贫困农户不误农时,第一书记积极动员结对帮扶党员干部捐资3700元为苑家垴村31户贫困户购买玉米种子,解决了春耕困难。辛苦一年种的粮食,无法精细加工,一直是鸦烟和炉家掌村两个贫困村反映强烈的问题,第一书记通过与帮扶单位沟通,想法设法筹集资金8万余元为两村筹建了粮食加工厂等基础服务设施。
  在医疗及通行方面,2017年以来,邀请专业医疗人员到扶贫村广泛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免费义诊300人次,发放各类药品30余种,共计2.5万余元。为苑家垴前韩家沟、后韩家沟两个自然村修建街巷道路1760米,总面积达3811.5平米,实现了户户通。
  扶贫更要“扶志”。在扶贫工作中,各帮扶单位深入贫困村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和送温暖活动,不仅给贫困户送去了爱心和温暖,更送去了精神和思路,鼓励村民要好好运用土特产,让大家知道这些绿色食品在城里都是“稀罕物”,思路得到了开阔,并主动与贫困户建立起了长效的销售帮扶机制,2017年共帮助贫困户销售土鸡蛋近500公斤、小米2750余公斤、土豆11000余公斤,看到日子一天天的变好,更加坚定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自我造血探索特色产业扶贫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再到“孵化渔场”,项目和产业带动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保障。基于这样的认识,晋煤集团紧紧围绕省政府“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要求,结合各村的村情特点,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提供资金、搭建平台,确定光伏发电、圈养羊等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庭院木耳、玉米仓储中心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和劳务输出扶贫等新型产业。截至2017年底,企业共投资100余万元,建项目抓规划,切实把产业扶贫这个支撑做实做强。
  在马村共有光伏发电和圈养羊两个扶贫项目,40KW的村级光伏发电站已在2017年10月并网发电,在解决村里自用电的前提下,将多余电量卖给国家电网,预计每年可实现收入5万元。圈养羊项目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一个可容纳500只羊的养羊场,2017年底已购进百余只羊,发展养殖业。
  在王庄沟村,地栽黑木耳项目更是让大家看到了“甜头”,2017年13户贫困户试养了10000包木耳,通过3个月的培育,平均每户便实现增收2600余元,2018年王庄沟村计划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地载黑木耳项目中。看到大家的热情高涨,第一书记靳建中更是为大家找好了销路,利用“互联网+扶贫”的模式,搭建微商微店平台销售特产,全村现已建立微店27家,黑木耳正在助力老区人民实现脱贫致富。
  整个大有乡下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全乡一年玉米产量可达1000万公斤,据扶贫队员了解每年玉米收割、脱粒、烘干将耗费大量人力,外出务工人员都从远离家乡的务工地匆匆赶回来收割玉米。晋煤集团了解到此情况后,主动租用大有乡现有的粮站,成立红土窑合作社,以村集体经济入股红土窑合作社,按照“能人大户+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建成了一个规模1500吨的玉米仓储中心,实现收割、脱粒、烘干、仓储、销售一体化管理,既降低了成本、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又实现了增收。2017年共帮助村民收割玉米2800余亩,销售玉米1200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