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深深深几许,在悠长的巷道中,党员就是煤海中的一盏灯,凝聚人心指明方向的同时更是攻坚克难的主心骨、排头兵和顶梁柱。工作中,他们攥起来是“核聚变”,撒出去是“核裂变”,成为职工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学得到的先进典型。 工作中见担当 “党员身份不是交党费时想起的,也不是胸口的党徽标明的,而是实实在在地行动体现出来的。”崔建中是潞安集团五阳煤矿开拓队生产副队长,也是一名老党员,话不多,但是句句朴实在理。从入党前“跟着干”,到入党后“领着干”的他没有一点“官架子”,却时时处处为职工着想,被职工亲切地称为“老崔”。 一次,该队在清理主皮带巷帮的积水时,整部煤溜陷在淤泥中,每次抽水,用不了多长时间,水泵就被淤泥堵塞。老崔见此状况,让人用倒链把水泵吊在半空中,使得水泵的一部分浸在水中,这样即便水泵堵塞,也能马上判断出水泵的准确位置。抽水时,老崔挽起袖口,弯腰紧盯出水口,不断地清理着水泵前的淤泥。时值冬季,井下阴冷潮湿,老崔的袖子都被浸湿了,贴在胳膊上,忙碌的他甚至顾不上拧袖子上的水。“我的衣服已经湿了,你们别再下来了。”有人想替换他上来休息会时,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脏活、累活,总得有人去做。我是党员,不能向后退。”这是老崔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却影响着工友们。大家被老崔的认真和执着感动着,跟老崔干活,工友们都特别卖力。 分享中见传承 路旭斌是五阳煤矿综掘二队曾经的机电队长,2018年1月,由于身体原因,他告别了自己心爱的岗位。二十五年的现场实践,九千多个日夜的技术积淀让他成为机电专业的“大拿”。 好钢用在刀刃上,自己的“刃”在哪里?多日思索后,路旭斌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方向,从此,他的工作地点由幽暗的巷道变为敞亮的工具房,在这里,他开始了培养人才、分享经验的“铸剑”之路,用自己的经验为更多的职工磨开“技术之刃”。 首先他与队长商量,确定讲课时间为每周五下班后。其次,建立综掘二队机电学习群,将队组机电工、技术员以及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的职工全部邀请进群。在一切都安排好后,他开始搜集资料,着手准备教案。从开关到机组,教案内容涵盖掘进队组的全部设备。 “路队长恨不得把自己一辈子积累的经验都教给我们,听他的课,太值了。”参加培训的职工纷纷为这样“含金量”高的培训点赞。为确保讲课的效率,在讲课时路旭斌不拘泥于形式,只注重实用。以实物为例,先讲开关内部构造,再将常见故障、处理方法,通过经验判断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一一传授。 办公室中藏乾坤 五阳矿皮带一队书记邢晓斌是大家口中的“技术型人才”。他的办公室就像一个小型工具房,不光书架上摆放着各种电工、电子技术的书籍,办公桌上、抽屉里、书桌旁也摆满了电子元件、电子管、电路板、焊枪之类的东西。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个书记有个特殊爱好:网购。很多小配件不容易找,他自己就从网上买,回来和大家“共享”。这还不算,为了试验方便,他干脆在办公室为自己配置了一个小型操作台。很多小的发明和创新就诞生在这个小的操作台上。队组职工笑着宣称,邢书记的办公室是他们队的“秘密基地”,除本队职工外,外人“谢绝参观”。 他设计安装的皮带毛刷清扫器,使用寿命长不说,维修费用还低;自行研制的浮球液位控制器运用到井下各部泵房,实现了水泵的自动排水,解决了队组人员紧缺的燃眉之急;他还在该队各部皮带机头投入使用皮带速度传感器,随时监控皮带运行情况。在邢书记的带领下,皮带一队职工各个摩拳擦掌,创新创效成绩斐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