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传说中羿射九日的地方,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业为山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数百年的开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开采,长治煤炭资源状况如何?煤炭工业现状如何?煤炭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如何?作为一个煤炭人,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初浅分析,想让大家对长治煤炭有更新、更深、更好地认识。
煤炭地位——举足轻重 山西是产煤大省,长治是产煤大市,煤炭产能1.6亿吨,2019年煤炭产量约1.3亿吨。
1.从山西看长治,长治是全省第二产煤大市(第一是朔州),煤炭产量占全省13.4%。
2.从全国看长治,长治是全国第四个产煤大市(第一是内蒙鄂尔多斯,第二是陕西榆林,第三是朔州);长治煤炭产能接近全国第四产煤省新疆(1.69亿吨),超过全国第五产煤省贵州(1.33亿吨);煤炭产量占全国的3.38%,相当于贵州(1.297亿吨),超过山东(1.19亿吨)、安徽(1.1亿吨)、河南(1.09亿吨)全省。
3.从世界看长治,长治的煤炭产量接近世界第八产煤国德国(1.36亿吨),超过世界第九产煤国哈萨克斯坦(1.15亿吨)和第十产煤国波兰(1.12亿吨)。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长治煤炭产业在全省、全国的地位高、分量重。
产业发展——贡献巨大 我们再换一种角度看长治煤炭。
1.从资源分布看,长治煤炭资源丰富,全市含煤面积8430km2,占国土面积的61%,比全省高24.7个百分点(全省36.3%)。全市煤炭预测储量635亿吨,已探明储量294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2812亿吨的10.5%;长治煤炭品种齐全,有焦煤、贫煤、贫瘦煤、瘦煤、无烟煤等。
2.从产业规模看,长治煤矿平均规模达到150万吨/年,高于全省平均规模140万吨/年,高于全国平均规模80万吨/年。其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7%。
3.从产业贡献看,经济上,长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GDP、财政收入都超过70%以上的贡献,2019年煤炭产量达1.3亿吨,增加8.7%,主营业务收入1266.1亿元,增加41.8%,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65.3亿元的55.9%;民生上,长治煤炭长期保障居民用煤,更为重要的是,煤炭企业为10余万矿工提供了就业保障。
4.从安全发展看,虽然2019年发生了襄矿集团西故县煤业公司“10·25”透水事故,但用历史的眼光看,长治煤矿安全一直在全省排名靠前,近20年较大以上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都是全省最少的,而且是全省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两个市之一(长治、晋城)。
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长治煤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优质资源越来越少。长治的优质煤炭资源主要是沁源的焦煤和其他县区的3号煤资源。就煤矿数量最多的两个主要产煤县区——沁源县和上党区煤炭资源状况看:沁源县28座煤矿,总产能2960万吨/年,采矿权面积301km2,剩余储量14.2亿吨,但主焦煤储量仅剩4.6亿吨,最多开采15年(4.6亿吨÷2960万吨/年);上党区30座煤矿,总产能3940万吨/年,采矿权面积274km2,剩余储量31.7亿吨,但优质3号煤资源仅剩11.6亿吨,而且剩余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大矿,其中高河、司马、经坊三座国有煤矿剩余3号煤煤炭资源占57%,而且村庄、铁路、公路压煤4.6亿吨,3号煤实际可采储量不足7亿吨,最多开采17年(7亿吨÷3940万吨/年)。而且这没有考虑井下地质构造和超能力生产、扩能改造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优质资源开采也就10年左右。
2.智能化开采推进缓慢。目前长治还没有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目前煤矿井下一线工人年龄基本都在35岁以上,大多数工人是“70后”,“80后”数量很少,“90后”“00后”自己不愿下井、父母不想让下井,一线工人招工难,再过5~10年将面临井下一线采煤工人严重短缺的局面。不推进智能化开采,将严重制约煤矿生产。而且从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推进情况看,长治落后了。目前,全国有183个智能化工作面,山西已装备87个智能化工作面,正在装备64个智能化工作面,到2022年还规划有96个智能化工作面。而长治目前还没有智能化工作面,只有潞安李村煤矿、高河煤矿各装备1个智能化工作面,占全省智能化开采比例的0.7%,计划和正在装备的仅12座煤矿,可以说,进展非常缓慢。
3.灾害治理还不到位。主要是灾害治理技术研发。对现有煤矿灾害治理还停留在被动治理层面;对长子西部、屯留西部等已开发开采的深部煤炭资源灾害治理还比较被动,瓦斯、地压等灾害还制约着煤炭开采。对老空水灾害治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现场管理不到位,以至于近年来先后发生了2008年晋能王庄煤矿“7·12”透水事故(死亡10人)、2012年襄垣善福煤矿“4·13”透水事故(死亡11人)、2019年襄矿西故县煤矿“10·25”透水事故(死亡4人,险些造成更多人伤亡),这三起事故都是老空水透水事故;对奥灰水承压开采灾害治理仍然是空白。对沁县超千米埋深的未开发资源的灾害超前治理和研究还没有开展。
发展方向——勇立潮头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批复山西能源革命综改试点,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党中央精神,紧紧围绕“能源革命”“能源安全”“高质量发展”,提出“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新目标、新理念、新战略。可以说,能源革命的大旗已经扛起,号角已经吹响,步伐已经迈开,长治要在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的伟大进程中勇立潮头、誓做表率、争当尖兵。山西发展虽然不能只抓煤,但也绝离不开煤,必须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
一要正确定位煤炭产业。煤炭往往被认为是传统产业,其实传统产业经过改造升级、创新转化也会成为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而任何新兴产业经过发展都会成为传统产业。很多人认为煤炭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煤炭企业干不好就会出安全事故,煤炭开采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其实,这不是煤炭的属性,煤炭本来应该归属高科技产业,是我们自己粗放式开采把它做落后了。大家都清楚,说起高科技产业,应该是“上天”“潜海”“入地”,“上天”是指航空航天、探月工程、外太空探测,“潜海”是指“蛟龙”号深海探测,那么“入地”就包括地下采煤、采油、采气、采热等地下工程。煤炭开采是人进入地下深度最深、环境最复杂、危险性最高的高科技行业。煤矿开采需要很多学科来支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高科技产业。
二要积极推广煤炭资源开采新方式。长治煤炭资源越来越少,优质煤炭资源更是越来越少,采用“节约开采、挖潜开采”等先进的开采方式是延长矿井寿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有效方式。要积极推广无煤柱开采,减少煤柱留设,增加开采率,将采区、盘区内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到95%以上;要积极推广矸石充填、膏体充填、膏水充填等充填开采方式,释放建筑物、水体下、铁路道路下的煤炭资源。
三要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这是防范化解煤矿安全风险的一个重要保障。大家都知道,煤矿一出大事故就备受关注,这是因为煤矿井下存在水、火、瓦斯、煤尘等危险因素,开采煤炭就是与大自然灾害作斗争,必须由高科技来支撑。尤其对于长治来说,位于沁县地下深达1000~2500m的大量的煤炭资源不借助智能化手段根本无法开采。而实现智能化后,就可以实现“无人开采”或者很少的人在井下。煤炭行业现在已经在努力实现“减”,也就是减人,许多设备、系统开始实施“控”,也就是远程自动化控制,现在许多矿井在试验并将大力推广的是“智”,也就是智能化开采,先是智能化无人采煤工作面,进而发展成为智能化矿井。
四要超前规划西部煤炭资源开发。长治地处沁水煤田腹地,其东部大多数较浅的资源已经被开发开采。沁水煤田西部资源因埋藏较深、瓦斯含量和压力大、地应力大、低温较高、受奥灰水威胁大,开采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煤岩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奥灰水透水、高温热害等灾害,暂时不具备开采条件。但资源总是要开发的、总是有办法开发的,要超前规划,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从地面钻孔抽采瓦斯资源、抽采地热资源、释放瓦斯压力和地应力,减小灾害威胁,为下一步开采煤炭资源创造条件。
五要超常思维谋划未来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现在的煤矿只开采煤炭一种产品,少数高瓦斯矿井抽出来的瓦斯进行了利用。未来发展,要将过去“井下煤炭开采”转变为“井下煤炭采用”,煤矿井下不仅要采煤、采气,还要井下煤炭发电,甚至直接在井下采热。今天听着有些玄乎,未来真的可能实现,煤炭行业通过科技创新,通过智能化、网络化、云平台大数据逐渐发展成一个高科技产业,发展到那个阶段,这也是煤炭产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甚至有专家在研究通过钻孔对废弃煤矿的地下资源采热、采气,还有专家在研究“后煤矿时代”煤矿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可以开发成地下工厂(无光农业、水产养殖、工业生产)、地下仓库(储水储油储气、应急救援物质、战略战备物资)、地下休闲(观光旅游、健身疗养、餐吧书吧、娱乐会所)、地下科研(尖端科技研发、辐射特殊研发、战略技术研发)等。
(作者单位: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长治煤监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