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8月11日> > 总第202027期 > C5 > 新闻内容
一个老兵的30年煤矿情怀
新闻作者:通讯员 武越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岁去弦吐箭。今年是张建华工作的第30个年头,也是他坚守一线的第30年。
  走进张建华的办公室,简洁的办公桌,柜子里整齐陈列的奖杯,在窗外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一身素净的工作衣,一沓厚厚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工作中遇到的最难忘的事情。张建华告诉笔者,在煤矿综采一线工作是他一辈子的骄傲。
  时光倒退到30年前,他离开军营,来到了煤矿。当了三年兵的他,养成了立说立行、只争朝夕的干事风格。提起自己参加工作的时间,张建华记忆犹新。1991年1月1日,他被分配到了王庄煤矿,从一名井下移架工干起,这一干就是8年。辗转15年,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组长、班长、副队长,丰富的一线经验,让他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综采“行家”。
  2006年,潞安集团余吾煤业(原屯留煤矿)初建,张建华调到了余吾煤业,开启了他另一个15年的综采生活。在这15年间,他从综采队生产班长成长为综采队队长。毫不夸张地说,他担任综采队队长后,综采一队和综采预备队逐步“起死回生”,恢复了正常生产。
  2015年初,张建华担任了综采一队队长。当时,综采一队在N2105工作面回采,在离收尾500米处遇到断层,整个队组在断层处“僵持”了近6个月。面临着生产停滞不前、职工干劲不高等问题,当时的生产环境直接导致工作面漏顶、停产、支架窜漏液多、检修严重滞后,设备处于“瘫痪”状态。张建华上任后立即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严抓现场管理;二是加大支架检修力度。
  在井下现场,他与职工一起,从大溜支架直线开始入手,紧盯清煤移架、班中补升架,保证初撑力达标。控制采高,逐步调整开采速度,解决了顶板来压问题。他还从支架的检修入手,严抓工程质量问题,让跟班队干、班组长、验收员对班前会安排的工作落实情况层层验收,当班生产绝不能给下一班遗留任何问题。针对老塘来水、工作面漏液多、窜液多的问题,他采取更换破损管路、更换千斤顶,安排专职抽水工进行抽水。在他的带领下,仅一个星期,从工作面生产滞后,到一个圆班生产3刀原煤,生产衔接步入正轨。生产量的提升直接带来的是工资的提高,队组职工的干劲十足,两年间,他带领队组年产量达到了316万吨。
  2017年8月,张建华又遇到了“难题”。当时余吾煤业一个掘进队组整体转为综采队,负责在S2108进行回采。由于业务不熟、生产能力差、设备损坏严重,导致无法正常生产。这时,张建华又一次“临危受命”,担任了综采预备队的队长,又开始了“带队伍”的旅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许多职工连综采机的构造都不熟悉,更何谈安全生产。张建华当起了“老师傅”,井上利用“6S”岗前管理仪式,手把手给职工讲解采煤机构造,以及在采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井下他与检修班职工一起,亲身示范,处理故障。他与职工一起解决了工作面后溜掉底链、前溜飘刮板等问题,并采取工作面采平采直开采方法,将破损的配件、各种坏千斤顶运出工作面。仅仅3天时间,工作面环境焕然一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生产衔接循序渐进,圆满完成了回采任务。当时的工作面在接受集团领导检查时,受到了肯定。
  谈到这两个“成绩”,张建华对记者说道,一个好的队长,综采工作面的各个环节都要“门清”,还要事无巨细,抓好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建设。此外还要奖罚分明,让职工心服口服,愿意一起同甘共苦。如今,张建华带领的队组在S5206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切眼长300米,巷道走向1605米,坡度落差65米,相当于21层楼的高度,开采环境十分艰巨。进入6月份以来,S5206工作面120#-160#架回采中遇到了地质构造,找不见底板、顶板破碎、煤层酥软,张建华又和职工一起想办法,解决各种难题,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如今,S5206工作面达到了一个圆班生产3刀半原煤的好成绩。
  “回顾自己所接手的生产任务,几乎每一次最难开采的,地质构造最复杂的,都是让我们队组来负责。今年年底,我们将会接受另一个挑战——S5101工作面,这个工作面的开采条件更加艰巨,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张建华说。如今已经是知命之年的张建华面对再困难的任务,已经显得胸有成竹,每天从早上5时忙碌到翌日凌晨1时,是他的工作习惯,也是他对综采工作的热爱。
  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张建华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矿山,用奉献铸就精神的坐标。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