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饮水思源”的古训家喻户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思想老少皆知。千古绝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儿女对母亲的恩惠报答不尽的感情。感恩,更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德。
小时候,当我们左摇右摆、摇摇晃晃学步时,总有一个人在我们后面,伸出两手,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一步一步向前挪;后来,我们开始上学时,每天出门或者放学后,在家门口总有一人伸长了脖子,踮着脚尖,左顾右盼,等着拐弯处那个蹦蹦跳跳身影的出现;再后来,我们一个个步入了社会,参加了工作,又总有一个人在我们身后默默地看着我们由幼稚变得成熟,由莽撞变得稳重。这个人就是我们深爱着的母亲。
近来翻看手机上的日历,再过几天就是母亲68岁的生日了,母亲出生于穷苦人家,识字不多,只认识自己的名字、我们姐弟的名字以及几个常用的字,可母亲却用自己大半辈子的辛劳,教我做人要善良、宽容、厚道。如今,母亲为了让我和爱人安心工作,帮我照料起这个小家,每天在家买买菜、做做饭、聊聊天、看看电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天天“忙得没空”。
母亲平时不喜欢出门。记得十年前,我们还住在矿上的土坯房里,那时冬天特别冷,家中供热、做饭全靠着一个煤炉子,因为供热有限,家中的窗户也结满了冰花,厨房角落的水缸也冻了一层薄冰。想想那时艰苦的生活环境,眼前总会浮现出那时的场景。2008年,我们原来住的房子因棚户区改造,搬进恒安新区的新楼。辛劳一辈子的母亲很高兴,一个劲地说:“这辈子住过三次新房子了,没想到老了也有自己的楼房了。住的房子既宽敞明亮,又通风凉快,以后再也不用回矿上的土坯房居住了。”母亲平时喜欢安静的生活,在家中自己缝缝补补,经常听她说:“年龄大了,不喜欢生活快节奏,也不愿生活环境太喧嚣。”清静、平淡才是母亲想要的生活。只要母亲的身体健健康康,在哪里生活无所谓,我们也就随她的心愿了。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远在外矿上班的我,母亲总是三天两头打电话问我在矿上的工作、生活状况,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知道了母亲的爱心。现在每逢周末,我们家只要母亲或是姐姐、哥哥来做客,我就彻底解放了,买菜做饭都不用管。因为我在家中是最小的,姐姐、哥哥对我的爱,往往在做饭时,将我拒之门外,我看到满桌丰盛的菜肴端到饭桌前,享受到家中老小被宠溺的感觉。
回想以前,我内心深处总是把母亲定格在30年前,那时母亲还年轻,每天有用不完的力气和精力。在乡村老家时,父亲除了农忙时回家,平时田地的活都是母亲一人操持着。小时候,印象中母亲就没有坐着好好吃过一顿饭,忙着家务空闲时往嘴里塞口吃的。来矿上以后,全家人吃穿只靠父亲一人工资。于是,母亲把日子过得更紧了。虽然在矿上已经没有田地,可她比在农村还要忙。农村地里下来花生捡花生,下来玉米捡玉米。这样,一年到头,吃的花生油和玉米面几乎不用花钱再买。我们姐弟三人的衣服基本也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起来的,大的穿完小的穿,一个接一个。如今,在母亲缝制的棉被中还塞着我小时候穿过的一件棉衣,上面有5、6个补丁。那时的日子虽然艰辛,可一家人过得温暖而又满足。
面对命运,我充满了感恩,因为有了母亲、姐姐、哥哥、爱人的陪伴,我感恩且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