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冬夏,为哈尔滨这座城破晓的,不是日头,而是大地卑微的生灵。”作家迟子建以此开启了《烟火漫卷》上部“谁来署名的早晨”的写作。自然,下部“谁来落幕的夜晚”,即为“无论寒暑,伴哈尔滨这座城入眠的,不是月亮,而是凡尘中唱着夜曲的生灵”。
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烟火漫卷》,作者从遥远静谧的大森林返身市井喧嚣、烟火漫卷的都市。历经2020年早春新冠肺炎疫情的至暗时刻,目睹万巷空寂,市井萧索的每一位读者,对都市的烟火气息都会心存亲切和珍惜。
在作者笔下,凌晨批发市场喧闹的交易,晨曦时分的鸟雀和鸣,城市街道开出的每一种鲜花,风味小吃的香味,澡堂里氤氲湿润的热气,旧货市场的老器物,老会堂音乐厅的演出,饭馆或礼堂的二人转,以及服装、交通、做礼拜的教徒……勾画出哈尔滨城丰富的生活,温婉细致、意味深长。
全书以驾驶“爱心救护”车的刘建国为轴心,以榆樱院为场地,于大卫夫妇、黄娥和儿子杂拌儿、刘建国的大哥刘光复、妹妹刘骄华,以及翁子安等人物为半径,群像涉及20余人,讲述不同的故事、各自的悲伤,以及爱和梦想。
刘建国仿佛一生没有拥有过爱:年轻时丢了友人于大卫的孩子,从而被逐出爱的领地。半辈子都在找人噩梦闭环中循环的他,最后竟发现自己是日本遗孤,但无论如何,他始终心怀善良。看着大哥刘光复楼下的灯火,他倍感“每个窗口的灯火,都是尘世的花朵,值得珍惜”。最终,他选择远离闹市和亲友,去完成良心的救赎。
“而她的眼,永远蒙着一层水样的东西。”黄娥以寻夫之名,其实是想安顿好儿子之后,以死相还因吵架而半夜猝死的丈夫卢木头。尽管她带着隐秘的巨大痛苦,依然热爱生活,努力工作,细心绘制着独特的哈尔滨地图,并记录下一整本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只为儿子将来独自生活提供“指南”。
刘光复老年患癌症却始终热爱生活,为拍摄东北工业纪录片的梦想而倾力付出,直到生命终结前,他才向于大卫吐露了刘建国为日本遗孤的秘密。刘建国从小受宠多于哥哥,是刘家人深恩厚爱的注释,妹妹刘骄华是狱警,胸怀正义,退休后仍帮助刑满释放群体解决就业问题。
于大卫的妻子将杂伴儿视若己出,似乎掺杂了一些私意,可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自然和真实。直到小说的尾声,读者才知道,翁子安就是于大卫的孩子,偷他的“舅舅”乃是为了安慰因失子精神失常的妹妹。同时,翁家于翁子安半生的爱,同样让人泪目,翁子安就像一个爱的使者,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播撒一腔爱意。
整个小说没有塑造某个光彩夺目的典型人物,而是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生活里当之无愧的主角。正是他们的爱,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庸常生活,构成了城市的万家烟火,演奏了都市浑厚的命运交响,铸造了城市的不屈灵魂。正如作者所言,“一座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于‘烟火漫卷’中焕发着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