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9日> > 总第202119期 > C3 > 新闻内容
“煤海”山西:新中国能源安全压舱石
新闻作者:朱妍 于孟林 卢彬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摆在能源产业面前的首要任务。而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着煤炭的兜底作用与重要地位。

  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我国现代煤炭工业的大幕。时至今日,全国原煤产量已从1949年的仅约0.3亿吨,一路飙升至2020年的39亿吨,保供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煤矿数量多、规模小,平均单井规模低至20.52万吨/年,到了“十三五”末,平均单井(矿)产能高达110万吨/年以上,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产量占比80%左右,煤炭供给在保“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质”的显著提升。

  细数全国煤炭主产区,在保供应方面,产煤第一大省山西居功至伟。

  山西“点亮了全国一半的灯,烧热了华北一半的炕”。若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外调煤炭装成火车排列,这些车皮可绕地球30多圈。而今,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之下,山西主动跳出舒适区,以“创新、绿色、智能、安全”为方向,从“一煤独大”的“煤老大”变身为能源综改的“排头兵”——“十三五”期间,山西全省煤矿数量由1078座减至900座以下,过剩产能退出总量全国第一,先进产能占比由不足30%大幅提高至68%,成为煤炭全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

 

  以一己之力供应了

  全国28个省区市用煤

 

 

  沿斜井乘车一路下行,地下300多米的巷道深处,周身斑驳的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等装备静静摆放,回风通道、紧急避险等区域完整保留,煤壁缝隙依稀可见残留的细碎煤屑——位于山西大同的晋华宫矿南山井,已于2012年关闭停产,完成了39年运行使命。墙上“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抓革命、促生产”等标语,定格下当时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矿井上方的大同煤炭博物馆内,一张摄于1953年的老照片上,几名矿工高举“全国掘进旗帜”,格外显眼。他们是原大同煤矿马连小组成员,在那个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的年代,用27个工作日,在3米宽、2米高的巷道掘进318.7米,创造了当时电钻掘进全国最高纪录。

  据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苗还利介绍,历经布局打基础、中小煤矿扩张、结构调整、整合重组及高质量发展五个主要阶段,煤炭对于山西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累计生产原煤217亿吨,外调140多亿吨,供应了全国28个省区市用煤。改革开放40多年,全省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1/4、3/4和70%以上。”苗还利打了一个比喻——如果用这些煤炭修筑成截面为49平方米的城墙,工程量相当于修筑35条万里长城。

  即便是在煤炭供应已由短缺变为总体宽松的今天,山西仍将“稳价格、保供应”作为己任。苗还利举例说,今年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部署“增产增供”专题会议,山西省能源局第一时间响应,5月21~25日向全省下发通知,与主要产煤市和省属能源(煤炭)集团公司对接,逐矿梳理产能核增煤矿清单、国家核准建设煤矿手续办理清单等。同时,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带头,倡导煤炭企业充分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平抑煤炭价格异常波动。

 

 

  坚持绿色开采

  先行先试智能化建设

 

 

  肩负保供重任的同时,山西并未停下探索煤炭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干了大半辈子,以前靠挥锹抡镐,从没想过还能动动鼠标电脑。”山西大同塔山煤矿综采一队班组长高权说,过去做支护,采煤机每割一刀煤,配套的100多根支架需要全部移动一遍,每根支架有13个手把、26个功能动作。“一个班人均手工操作五六百次,干久了满手老茧。现在实行智能化控制,轻轻松松按键操作,劳动强度低了,效率提高1倍多。”

  “80后”研究生曹平现任塔山煤矿机电副队长,主要负责智能化装备安装维护及研发工作。“5G也能下井了。”他举例说,过去有突发状况,要先通过应急电话向调度室反映,再派人下井查看、制定解决方案,耽误时间不说,还影响处置效率。“如今使用5G井下防爆智能手机,直接远程视频连接,地面还有自动监测系统,就能变被动接听为主动决策。”

  作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建成的第一个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塔山煤矿也是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在调度室,电子屏幕实时显示地下500多米的工作场景,不见煤尘飞扬,只见设备有序运转,滚滚乌金运往地面。而在山西全省,现已建成80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煤层智能化开采技术居于全国前列。“今年计划建设100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到2030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比国家规划提前五年完成。”苗还利称。

  备受重视的还有绿色发展。按照能源革命综改试点“对特殊和稀缺煤类资源,除国家明文规定或安全生产需要外,原则上采用无煤柱开采和充填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的要求,山西进一步扩大煤炭绿色开采试点范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清洁低碳原则,实施源头治理、全过程控制,在煤矿设计、建设、生产等环节,全面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从源头减轻煤炭开采对生态、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向社会提供清洁煤炭产品。”苗还利说。

 

 

  目标笃定:2025年高质量

  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

 

 

  手握“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金字招牌,山西全力破难题、蹚新路。紧扣能源革命排头兵目标要求,煤炭产业也在书写新答卷。

  苗还利表示,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创新、绿色、智能、安全”为方向,山西煤炭将深化开采利用方式变革,全面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不断增强山西煤炭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主动走出舒适区,为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山西已完成原有七大省属煤企新一轮战略重组,由“一煤独大”向煤层气、新材料、高端化工等多元产业延伸。“必须充分挖掘煤炭资源价值,聚焦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把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材料优势、先发优势、创新优势,全力打造新材料领域知名品牌。”华阳集团董事长翟红称。

  晋能控股集团董事长郭金刚表示,新成立的晋能控股由原同煤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联合重组,同步整合潞安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公司相关资产和改革后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全球第三大煤企。践行“创新、绿色、卓越、高效”的新发展理念,将倾力打造在国内乃至全球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旗舰劲旅。

  苗还利介绍说,下一步,山西将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市场主导、开发合作的总体思路。“到2025年,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初具规模,煤炭供应能力稳定,大型煤炭基地、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大型现代化煤矿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产效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显著增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合作发展迈上新台阶,煤炭产业管理水平和治理体系实现现代化,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