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信念,他选择矿山;为了矿山,他守护安全;为了安全,他充满梦想。“到最危险、最需要的矿上去!”他选择与瓦斯赛跑搏斗,是为了矿工兄弟从此少受瓦斯侵扰,他不仅要为矿井瓦斯治理降魔除还要为瓦斯治理蹚出独具特色的新路子。 今年30岁的李俊杰,从刚参加工作的学徒到如今的瓦斯抽放行家里手,用了11年的时间。11年间,正是凭着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李俊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从一名技校生到“金牌班组长”的华丽转身。
“从懵懂小白到样样精通” 在高瓦斯矿井,瓦斯是排名第一的重大致灾因素,被称为“吃人的猛虎”,然而,在千米钻机班班长李俊杰手中,一个个定向钻孔如穿针引线般,打通构造复杂的煤层,直抵瓦斯“蛰伏”的“虎穴”。 2010年年底,晋煤技校矿井通风专业毕业的李俊杰,被分配至当时的抽放队。 “刚来的时候,以为矿井通风是从图纸上计算巷道风量,没想到分到这边来是辅助打钻。”最初作为辅钻人员,李俊杰每天做的都是装卸钻杆、抽水、清理返渣等单调的劳动。 “不是很累,也没什么压力,但我想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把技术学好。”由于不甘心做“机器人”,他在做好辅助工作之余,一有空就仔细观察老机长操作钻机的技巧。虽然当时队里用的是普通钻机,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操作,李俊杰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为日后的快速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几年后,公司引进一台西安ZDY12000LD千米钻机,“落户”在他当时所在的抽采二队。和普通钻机相比,这种千米钻机特点是钻孔轨迹可掌握、定位精准,一个主钻孔内能分开多个分钻孔,覆盖面积大,减少抽采盲区,抽采效率是普通钻机的几十倍。然而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带来技术难度的增加。面对操作难度大、熟练掌握周期长的“新家伙”,李俊杰选择接受挑战,让自身“升级”适应设备升级。 为培养千米钻机操作人员,矿上选派人员到兄弟矿井学习的通知刚贴出来,李俊杰就第一个跑去报了名。“班组长不是领导,必须练好操作技术,所以要勇于从学员做起。”在外地学习期间,其他学员趁晚上没课出去逛街,李俊杰却待在宿舍,反复琢磨白天的课程。有疑惑的地方便在本子上记下来,第二天再到培训中寻找答案。没过多久,李俊杰成为了全队第一个千米钻机机长。有几次,钻机发生了故障,厂家的技术人员来矿上维修,作为机长的他认为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不厌其烦地向厂家人员请教钻机操作,特别是轨迹掌握方面的经验方法,凭借着不服输的韧劲,他用自己的理论长项,补足了技术短板,从一名技术新手成长为瓦斯治理的行家里手,为矿山建设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 “井下瓦斯和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哪怕只偏差0.1度的方位角或是倾角,造成的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长期的打钻工作经历,让李俊杰深刻认识到,施工定向钻孔不仅是件细致活,更是件良心活。 2020年初,面对长平公司复杂的地质条件,原有的底抽巷瓦斯治理方式耗费成本较大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为提高瓦斯抽采效率,该公司引入ZYL-17000D钻机进行定向水力冲孔,探索实践以“以孔代巷”为方向的瓦斯治理新技术。 一流的钻机,需要一流的钻手来操作。5月初,长平公司成立以李俊杰班组为基础的17000钻机技术攻关小组全程参与试验。李俊杰第一次看到17000千米钻机的时候,就被它深深吸引,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他们信心满满地在4321钻场进行试验,但是试验过程并不顺利。新设备与原有设备工序不同,磨合时间较长,在钻机开钻的第二天,施工的1#孔钻进至42m时就出现塌孔,此后多次重新送打钻进,均未成功。 “用力才能干完,用心才能干好,创新才能卓越”。由于兄弟矿井和厂家都未遇到此类情况,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李俊杰和他的技术攻关小组上班共同学习探讨,下班请教厂家,白天下井到现场采集数据,晚上分析讨论制定方案,经过7次的试验,攻关小组通过改造钻头和旋转工艺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 然而,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天凌晨,上个班还正常返煤的钻孔突然不返煤了,当值班室拨通李俊杰的手机后,他主动放弃休息连夜开车返回岗位。在赶至现场后,他凭着多年的操作经验,试着将钻杆往前送,随后他操作钻机,重新开分支,采用返渣慢钻进的复合钻进方式将钻孔从陷落柱边缘穿过,经过两个班的努力,千米钻机施工的第一个试验孔终于有惊无险地顺利穿过陷落柱影响区域。 由于煤质软,用水打钻时返煤量大,而钻场没有出煤系统,为了保证标准化,作业现场的职工们就用小推车一车一车的往外推煤,但即使这样,大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因为对于李俊杰来说操作的不只是一台钻机,而是长平公司瓦斯抽采新工艺的未来。 “有问题,找俊杰”“能吃苦,稳重心细,是个好苗子。”这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也真切地表达了大家对他的信任。虽然还是个90后,但多年的磨炼让这个年轻人成为了一名实操技术过硬、现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从护孔工艺、轨迹掌握,到分支钻孔,上万方瓦斯通过他“股掌之中”的千米钻机“灰飞烟灭”。他的班组凭借吃苦耐劳、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精神,创下单日钻进最高进尺120米,再次刷新了定向钻机日进尺记录,成长为煤海深处的“抽采精兵”。在他带领下的这支由40人组成的能吃苦、善钻研的打钻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整个长平公司最年轻的一支队伍,并且他积极主动承担了师带徒的重任,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陆续培养出15名千米钻机机长,这15名班组长中还培养出了像王小飞一样荣获过“最佳钻手”的优秀机长。李俊杰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多带些徒弟,让越来越多的职工掌握打钻技术,培养更多的机长,彻底解决瓦斯治理问题。
“关键时刻站出来冲上去” 正如生活总是在当你越过一个挑战后,给予你新的挑战,让你不断学会成长和进步。 长平井田是软硬复合煤层,随着近年煤层深部开采,受构造发育裂隙多、松软夹矸、瓦斯压力大影响,有时在施工钻孔过程中会遇到见矸、塌孔、不返水等异常情况。但施工中最让李俊杰最担心的,还是发生断钻杆事故。 2020年10月份,李俊杰正在参加公司组织的千米钻机技术脱产培训,在接到副队长电话了解到井下突然发生断钻杆事故,李俊杰立刻回到工作岗位,认真分析断钻杆的具体情况,做好人员、工具准备工作,力求细节安全无误,行动高效干练。 在和队里技术人员确定打捞方案后,李俊杰带领班组成员开始下井打捞,由于无法触碰到原有断钻杆,经过一晚上的努力,用母锥进行打捞的第一套方案以失败而终,即便这样并没有打消李俊杰的念头,第二天上井后,立刻向领导汇报打捞出现的问题,重新确定方案用120mm或127mm打捞钻杆打捞,新方案利用轨迹成像仪对钻孔进行窥视,由于厂家配备的推杆长度不够,送不到断钻杆的位置,李俊杰想到通过75mm花管代替推杆,成功将探头送到断杆的位置,掌握到断钻杆区域精准数据,但由于矸段最大直径只有165mm,下井之后通过打捞只能碰到断钻杆的三分之一,李俊杰愈挫愈勇,勇于承担反转可能导致钻杆脱扣的责任,李俊杰便在打捞钻杆的外侧加焊了一根约350mm长的160mm管进行打捞,尽管连续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疲惫,但他依然选择坚守,带领兄弟们连续征战5个昼夜,最终通过反转127mm钻杆成功套住段钻杆并将其捞出。 李俊杰的老婆经常和他说,他们两个人就像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井上世界的,一个是井下世界的,李俊杰听到后羞涩的笑了笑,没有说话。在打捞期间,李俊杰没有回过一次家,经常都是高强度的加班,连续几天都是上井之后休息不到三四个小时,便又穿上工装再次下井。他总是战斗在第一线,亲自上阵,由于打捞钻杆的水量很大,经常打湿在身上,夹杂着身上的汗水,被风一吹,冻得人瑟瑟发抖。但他仍是一次次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只因心中坚守一个信念“钻杆要捞出来,钻杆会捞出来,钻杆能捞出来。” 从事工作近10年的他始终恪守“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准则,兢兢业业、恪守职责、虚心学习,不张扬。同样也是这种对待工作的高度热忱,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惧风浪,所向披靡,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瓦斯治理“先锋兵”。 “年轻人不会吃无为的苦,也不会吃长期的苦。”这些年来,他取得过技术比武“优胜选手”称号,获得过千米钻机司机岗位技能竞赛第一名,成绩面前不骄不馁,困难面前不怕不退,已经成为这个90后班组长的风格。在与瓦斯这一“拦路虎”交锋的赛场上,李俊杰正带领着他的班组,秉承“只有打不到位的钻孔,没有抽不出的瓦斯”的理念,驾驭“地心长剑”千米钻机,无论风雨,无论坎坷,一同成长,一路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