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9月07日> > 总第202129期 > c8 > 新闻内容
诠释“百年正青春”的起点
新闻作者:张梦云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13个人合伙创业,开了一家公司。28年之后,这家公司没有上市,但是,他们却改变了一个国家。”这是电影《1921》讲述的故事。

  7月的一天,观看了一场电影《1921》,印象极为深刻,久久难以忘怀。说真的,这几年进影院的机会少之又少,总感觉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而电影嘛,不在乎少看几场。再加上国内外对电影的言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尽管同电影看似很近,中间却好像隔着一堵墙,越来越有一种生疏的感觉。

  但看完电影《1921》之后,却感觉原来那堵墙顷刻荡然无存,而一切关于电影的话题、热情、兴趣像潮水一样,一波又一波涌来、一波比一波汹涌。

  一切要从这部电影说起。

  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正经历着千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巨大变革。

  13个年轻人从全国各地走来,在上海和嘉兴两地艰难召开中共一大,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历史是由小人物书写的。后来为我们所缅怀和瞻仰的13个英雄,在1921年时均是凡人。看看他们的年龄吧,最小的19岁,最大的45岁,平均年龄只有28岁。

  当时,政党林立、风起云涌,而中国共产党不过是众多新成立政党中的一个。

  历史的火花总是在不经意间点燃和绽放。

  正是这13个人在几天的时间里,为偌大纷乱的中国撒下火种,并从最初发出些微光,隐隐放大、灼灼燃烧,直至照亮整个中国。

  “开公司”的说法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史可依,并且可以打动年轻观众的心。

  1948年,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西柏坡给在湖南大学法学院任教的李达去信说:“吾兄乃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盼兄速来参与经营。”毛泽东和李达皆为中共一大参会代表,这里所说的“公司”当然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

  当下的年轻观众对于“创业”“开公司”这样的语境再熟悉不过了。把建党比喻成“创业”无疑是一种更为亲近、更容易被理解的表达方式,而这也正是电影《1921》创作的核心所在。无论是紧张激烈的情节设置、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或是通俗易懂的历史阐述方式,都使得建党这一事件显得更为亲近、更容易被理解。

  主创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多与年轻人容易交流的共同边界,用娴熟的电影技巧和方法来讲述建党故事,最终使年轻观众逐渐明白:党在最初时期的那段历史,原来与我们每个人均有密切联系。

  不要符号,只要人物,不一样的主旋律。

  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片,《1921》难免会被人猜测是一部喊口号式的空洞电影。其实这是很多人的误解,因为主旋律电影早已不是这个样子了。

  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三部曲开始,主旋律电影已经走上了一条同时兼顾商业性和宣传性、以现代化叙事方式来讲述历史的新的创作道路。但《1921》又有所不同。这部影片不同于以往宏大叙事的结构手法,而是聚焦于1921年这个历史横断面,把重心放在人物上,以人物为中心,关注生命个体在大时代面前的奋斗。

  整部电影所展示的13个人物,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不同的情感、个性、表达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比如片中特意加了一个李达身为湖南人却不吃辣椒的细节。当毛泽东来到李达家中做客时,桌上居然未放一盘辣菜。毛泽东顿时很感失望,脱口而出:“完了完了。”这样既率性又微妙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心目中伟人与普通观众的距离。

  又如片中何叔衡是一位性情既十分刚烈、又忧国忧民至深的老者;陈独秀性格倔强,走到哪里都仿佛带着一团火、带着阵阵狂飙;王会悟不仅冰雪聪明,而且不乏上海女人的小资情调;王尽美、邓恩铭尽显年轻人的活泼好奇,董必武、陈潭秋则显得相当成熟稳重,而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则又显示出共产国际领导下苏俄党人的斗争经验和敏捷身手。

  一个人一种个性、一个人一类画风,但相互间又能形成互补而不显得过分“违和”,总体给人以可亲、可敬、可信之感。

  电影《1921》是对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使命而诞生的历史必然性的一种表达和传递,而对这个贯穿百年深刻内核的高度概括就是:伟大建党精神。

  百年前的中国,“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而百年后的今天,“不仅有火柴,还有火箭”。这家13个人创立的“公司”,不仅生产出了革命火种,而且薪火相传至今。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