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晋能控股集团有117座矿井被评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42座矿井被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完成了塔山等10座优质矿井的产能核增工作,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8%。晋能控股集团千万吨级、500万吨级、100万吨级梯队矿井结构基本形成,企业进入了大矿时代
作为山西现代能源双航母之一的能源革命主力军,晋能控股集团整合重组以来,在体制机制上改革、机构布局上调整、经营管理上优化、管理制度上重建,不断向深水区挺进,成效逐步显现。特别是主要产业煤炭板块紧紧围绕“双碳”目标,积极淘汰落后工艺、产能,培育先进产能,走效率高、效益好、单井规模大、智能化水平高、安全保障能力强的发展路子,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上实现新突破,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持续多点发力 强化综合素质
煤炭产业作为晋能控股集团的根本,只有进一步补齐短板,不断提高效率效益,才能筑牢发展根基,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晋能控股集团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依托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按照“一矿一策、一巷一策”原则,科学编制《锚网索支护技术规范》,实施转变观念、补充人员、装备升级、优化工艺、完善系统、严肃考核六大措施,全力推进小(无)煤柱和“以孔代巷”技术,着力提升掘进单进水平,力求布长面、布大面。同时,成立快速掘进装备技术攻关组,集中力量研发掘进工作面联排支架,攻克掘、锚、支不能平行作业的难题,确保年底前建成100个快速掘进作业线,预计到2023年,单进水平再提高30%。 此外,晋能控股集团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加强“全覆盖、穿透式”契约化管理,建立领导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薪酬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权力与责任并存。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成本正算账,加强“源头管控、过程监管、结果考核”的全过程经营管理,应用ERP物资管理系统,坚持“抓两头、管中间”,精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真正实现“成本优、效益好”。
优化技术工艺 深耕绿色开采
坚持绿色发展是能源型企业提档升级的必由之路。 晋能控股集团在煤炭产业发展中,加快绿色开采技术、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加强煤矿智能化建设,形成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先后建成塔山、同忻等18座矿井27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综合自动化率由30%提升至70%,智能化装备产能达到8900万吨。同时,大力推进塔山、同忻、麻家梁3座矿井的5G应用场景建设,初步实现井上下安全、生产、经营等领域5G全覆盖,智慧矿山雏形已经形成。 长期以来,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高岭土的治理和利用都是困扰煤炭企业的一个难题。晋能控股集团除了原有煤矸石制砖的方式之外,积极推进煤矸石井下填充开采试点工作,有效提升了煤矸石消纳能力。在加大粉煤灰制水泥利用量的同时,延伸超细粉煤灰加工,进一步拓展了粉煤灰的用途。 在开发端和利用端同时发力,该集团加大煤系共伴生高岭土开发利用,实现了同采同用和高端化规模化深加工。在矿井水利用方面,晋能控股集团建成了四老沟、白洞、马脊梁、四台、同忻5座矿井地下水库,不断加大矿井水处理和利用力度。在共伴生的煤层气资源利用方面,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先气后采煤、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瓦斯综合治理开采体系。在废弃巷道的开发利用上,与国内顶级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在废弃巷道建设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探索出发展矿井资源利用的新途径。 全面深入挖潜 提升先进产能
在煤炭产业发展中,晋能控股集团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抓当前煤炭市场机遇,准确把握产业政策,灵活运用多种举措,全力打好优胜劣汰“组合拳”,关闭资源枯竭矿井,着力培育进产能,切实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晋能控股集团积极开展异地减量重组、相邻减量置换工作,加快资源枯竭矿井的出清。同时,主动对接市场,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关闭退出、核减71座矿井,去产能6181万吨,有力促进了煤炭产业新旧动能的转换,在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资产质量的同时,为新建矿井、产能核增矿井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紧抓政策机遇期,晋能控股集团一边通过续建、复建等方式,加快大矿好矿发展步伐,一边对现有矿井的井田范围、煤层赋存条件、资源储量、技术装备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产能核增方案,全面培育先进产能,进一步提升保供能力,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晋能控股集团有117座矿井被评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42座矿井被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完成了塔山等10座优质矿井的产能核增工作,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8%。晋能控股集团千万吨级、500万吨级、100万吨级梯队矿井结构基本形成,企业进入了大矿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