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10月26日> > 总第202134期 > C4 > 新闻内容
风雨“十四”载砥砺新征程
新闻作者:张成举 辛松林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董事长杨勇

 

 

 

  2008~2021年,14个春秋既短暂又漫长。14年里的他,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光环耀眼的荣誉,只是默默无闻、与人为善、与人为伴,走他所走的人生之路。

  他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独创一格。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他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没官位,不高调,平易近人,机关生产层面人员孩子的婚娶喜事,他都参加,用他的话来说,充其量就是个“包工头”,在煤矿企业里,就是一个“领头雁”。他,就是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勇。

 

 

  铁肩担重任

 

 

  他出生于1967年,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大同商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怀仁县地方国营峙峰山煤矿,供职于财会专业岗位。良好的人脉,出色的表现,被历任领导所选中,先后履职于财务科副科长、科长、副矿长,企业改制后,先后任副总经理、总经理,2008年2月当选为峙峰山煤业公司董事长。

  当他担任董事长时,2008年山西煤炭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是关小上大、联合改造、淘汰落后、优化结构的必经之路,那么峙峰山煤矿正是这路中所走的一颗棋子。它属单独保留矿井,矿区面积增大,实施技术改造,井型由30万吨扩建到120万吨,再由120万吨提升到300万吨。

  杨勇的上任,正赶上企业技术改造的年头,对他来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他内心的思想境界,透露出担任一把手所承载着巨大力量。

  他的认真、能力、为人,在前任领导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在2008年2月20日的董事会,推选他担任董事长,他当时既惊讶又茫然,意味着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在他的上任后,企业资金比较紧张,30万吨矿井的各种证件过期作废,120万吨没有竣工验收,矿井证件处于断档,因企业没有证件,无法向银行申贷。万般无奈下,以芦子沟煤矿的名义,向银行贷款一亿元,开始120万吨矿井的技术改造。按照设计标准,用3年的时间,从矿井地质、环保、安全、职防、节能以及井下各个系统到综采综掘,全部实施改扩建,直到2010年8月竣工验收。对该矿而言,它是一个采掘技术的革新,也是矿井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演变。

  多年来,他始终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他明白,任务与责任并重,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担自己挑。

  矿井120万吨竣工开启了300万吨的航程。

  从2012年开始,他组建了300万吨矿井建设领导组,从可研立项,到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环评报告,均一一批复。在这期间,他有聪明的智慧,高超的能力,利用机遇,把握政策,上下求索,变矿井改造为能力核定,2015年终于拿下了300万吨的矿井能力核定的批文,走在了朔州市大型现代化矿井的前列。

 

 

  开方治“顽症”

 

  8年的时间,从30万吨到120万吨,再到300万吨,这是矿井井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一个历史发展,也凝聚了杨勇把企业做强做大,让职工得到更多实惠的战略思维。

  硬件实力的增强,并不等于完美无瑕,生产内部的问题也不尽如人意,关键是在人的因素,领导层形不成合力,心不齐,劲使不在一起,缺乏了向心力、凝聚力。他曾多次告诫大家,必须齐心协力、勇于担当,但久而久之,下达的产量计划完不成,杨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在2010年底党政联席会议严肃指出,不切合理由的攀比,表现为工作起点低,职责不清楚,观念不全局,落实不到位,言行不一致。主要是针对生产部门的人员,不是精诚团结,而是相互推诿、扯皮、排斥,对他们的工作既有肯定也有否定。表达了他渴望生产领导者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12~2014年,杨勇连续3年在年终会议上,告诫生产层面的领导者们,大家齐心协力,增加产量,解决资金短缺和拖欠职工工资问题。并指出了生产现状,一是松、散、懒,主观自私,没有危机感;二是推诿、逃避、扯皮;三是每年没有明确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他严肃指出,长期被动的原因是,选人用人出现了差错,没有流程、规范和标准,没有竞争机制,没有发挥员工的作用。

  生产公司换了三任领导,始终是“和尚帽子平不塌”,没有起色。痛定思痛,思路决定出路,想要改变这种萎靡不振的状况,必须实行经营模式的转变。他深思熟虑、忍辱负重,走合作共赢的路子,开创了企业改革历史的先河。

  2015年6月7日,企业招进新股东,煤矿重新聘任“六长”,整体接管生产。这一举动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这个历史老矿,有着裙带关系,牵扯着“七大姑、八大姨”,吃闲饭,不干活,既得利益受到了冲击,罢工、闹上访,霎时间,满矿风雨,围堵高速路口连接线,怀仁政府机关静坐,干扰了党政机关正常工作,最终利用法律制止了这场小风波。

  5年多的实践证明,所走之路让历史作为见证,产量高、效益好,企业养育了职工,职工也有了自己的向往,那就是我为企业增效益,企业为我添收入,辛辛苦苦工作,踏踏实实赚钱,也更显示了每个人在企业诚信做人,真心做事的崇高境界。

 

 

  平凡中崛起

 

 

  在这14年里,岁月的车轮在转,企业的面貌在变。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可四季之轮的转动,在杨勇的辛勤努力下,给企业带来时代的变迁。

  一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投资1.2亿元,对铁路装车线进行改造,由原来装载机装车改为筒仓计量装载,提高了效率,缩短了时间;投资1.8亿元,新打了缓坡斜井2100米,胶轮车运输直接到了工作面,从根本上解决了辅助运输难的问题;投资6000万元,新打了回风立井,购置了风机,解决了风量不足,确保安全生产;投资6360万元,架设了35千伏变电站双回路高压线,既保证了电压稳定,又保证了安全;投资1.2亿元,建设了与矿井配套的300万吨选煤厂。整个矿区从工业厂房到井下作业,均是机械化与现代化生产,坐落在井口的选煤厂与生产配套一体化,洗煤流程实行微机控制,自动化处理。井下机械化采掘,各系统实行数据化传递、在线监测、网络视频监控。

  二是工作和人居环境的变化。首先投资6000万元,新建了调度办公楼,新办公楼宽敞明亮,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其次先后投资1.28亿元,实行整体搬迁,新建了陈家堡职工住宅区,1270户职工全部搬入了新居,告别了70年的棚户区,住进了新楼房。

  三是矿区环境的变化。当人们步入峙峰山矿区,映入眼帘的是洁白的筒仓和蓝色的厂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场区绿色映然,花草树木、亭阁楼台、工业广场建筑物坐落有致,生产秩序井然。

  近年来,杨勇紧跟时代步伐,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抓降尘整治,抓排放治理,抓矿区绿化,抓沉陷区复垦,从而打造了绿色矿山,保护了生态环境,坚持了绿色发展。

  他投资3500多万元,对矿区进行了园林式绿化,花草成型、树木成荫、错落有致、景色宜人,绿化面积达到了80%以上。

  他按照矿山环境整体治理方案,对矸石山、污水站、固废、锅炉房进行新建改造治理。矸石山按设计标准实施,黄土覆盖,植树绿化;锅炉房烟尘排放达标,实行在线监测;污水处理,二次利用,零排放;沉陷区土地复垦,恢复原貌。这些规范有序的方法,正是他紧跟政策导向,努力践行企业责任,更体现出企业与人、企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型煤炭企业,是创造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