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C4版) (七)构建社会共治安全格局 1.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实施全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将安全教育纳入公民法治和科学常识普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中。推动智能科普宣教和安全宣传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科普知识库,建立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查询、解读、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鼓励安全文化作品创作,丰富安全生产宣传产品,创新开展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三晋安全行”、“安康杯”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监督岗”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建设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和安全体验基地,在有条件的社区公园、广场、乡村服务场所等设置专题展板。推进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积极开展群众性应急培训,普及安全常识和应急知识。鼓励和支持各类媒体开设不同形式的安全生产专题专栏,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安全发展。 2.推动社会共同治理。积极发展安全生产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营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引导社会资源投资发展先进、适用、可靠的安全产品和服务,鼓励有条件地区建设特色安全产业基地。制定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清单,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服务供给。鼓励行业协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保险机构参与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咨询、检测检验、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活动。建立公众参与安全管理决策的有效渠道和合理机制,鼓励公众对政府安全生产工作、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评价制度,将企业安全生产违法信息记入信用记录。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高危行业领域企业普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 四、重点工程 (一)风险防控基础提升工程 在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监测预警等全过程本质安全能力提升行动。开展煤矿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尾矿库“头顶库”、无生产经营主体尾矿库、长期停用尾矿库治理。以危险工艺本质安全提升与自动化改造、安全防护距离达标改造、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等为重点,推进化工园区示范建设。继续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企业搬迁工程。实施城市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工程,确保安全运行。深化农村公路平交路口“一灯一带”工程和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实施高速公路护栏提质升级工程。实施消防安全治理工程,开展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标杆建设和单位社区消防安全能力提升行动。实施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轨道交通、易燃易爆危险品等重点场所消防系统改造,打通城镇消防“生命通道”。 (二)监管执法能力提升工程 合理确定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车辆配备类型和数量,补充更新执法车辆。为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消防救援机构执法人员配发个体防护装备、执法制式服装和调查取证装备,建设完善执法装备库,重点增补执法过程管理、数据分析、5G多功能综合执法等智能化专业装备。在特殊领域优先配备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执法装备。建设完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业务用房和保障用房,加强执法装备维护校验条件建设,完善计算存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保障和智能运维等系统。全面汇聚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监测预警、事故调查等数据资源,完善移动执法应用系统,实现执法大数据多维分析、自助式分析、可视化展示功能。 (三)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完善危险化学品、矿山、金属冶炼、油气管道、建筑施工、燃气等高危行业企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构建风险监测与感知数据“一张网”。利用卫星监测技术实现对露天矿山、尾矿库等风险早期识别,建设矿山安全风险研判与智能分析预警系统和“智慧监管”平台。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融合应用工程,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监管平台。 (四)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专业救援队伍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补充完善现代化训练设备设施。推动救援技术装备现代化,按标准配齐救援装备器材,形成“一用一训一备”装备配备体系。依托国家矿山救援队和省属大型矿山救援队,布局组建省级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依托大型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在省域北部、中部、南部、东南部布局建设省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和区域骨干队伍。加强天然气、隧道施工、公用事业保障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快速应急处置能力。 (五)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工程 以先进装备和信息化融合应用为重点,在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机器人换岗”示范建设。推广应用煤矿智能化采煤技术装备、工作面超前支架以及掘锚一体机、盾构机等先进装备。非煤矿山地下开采推广应用撬毛台车、天井钻机、采空区探测仪等先进装备,非煤矿山露天开采推广应用高陡边坡安全监测、非电引爆系统等技术装备,尾矿库推广应用在线监测监控等技术和装备。危险化学品企业推广应用特殊作业连续不间断监测报警、气体泄漏微量快速检测等先进技术装备,开展化工园区智能化风险防范试点。 (六)教育实训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完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领域专业人才教学、培训、科研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全省安全生产考试机构(考试点)条件建设,升级改造现有考试考场。建设省、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实训演练基地,配备可模拟多种灾害事故场景的实战化训练设施,设置专业化训练场地,强化实训功能,为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提供实训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工作计划的衔接,明确规划各项任务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市县级规划要做好与本规划的衔接,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的整体合力,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工作举措有效落地,目标指标如期实现。 (二)加强经费保障 充分发挥重点工程项目的规划载体作用,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完善财政和金融政策。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多元化资金投入,统筹资金使用,整合优化资源,形成政策合力。简化重点工程项目审批核准程序,切实推动规划重点任务和工程项目落实落地。 (三)强化规划宣传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与宣传、网信等部门沟通联系,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报道素材,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强化规划宣传。做好各级各部门规划实施辅导培训和宣传工作,充分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规划落实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监督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将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各级各部门工作督查和考核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了解掌握实施进展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