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3月08日> > 总第202150期 > C7 > 新闻内容
微信里的家乡
新闻作者:武国文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走的岁月一路风景,离开家乡30多年,就像转眼之间。

  那些年,村里的消息多从亲友的交谈中获得,偶尔回去,也是走马观花。近几年,智能手机普及,加入了不少微信群,经久不衰的,是我们村里的微信群。

  村民微信群,就像村边清澈欢腾的小河,话题直接,话语率真,声音亲热,形象亲切。每天进去浏览一番,听乡音、看晒图,仿佛置身温暖的村里,就在热闹的乡亲们身边。

  去年初秋的一天,风云突变,群里的空气也反常起来,时而天朗气清,时而冷雨冰雹。开始,我不以为然,渐渐觉得,乡亲们的反应非同小可,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千年巨变的大事件。

  我们村位于晋北煤海,煤炭带来经济繁荣,也带来煤灰、煤烟等污染。过去没人顾得上这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治理提上日程,要进行清洁取暖改造。生活习惯,是历史性的综合积存延续,改变谈何容易。微信群分外热闹起来,用电取暖设备取代自古以来使用的煤炉,安装工作好像一部连续剧,在村委会、街头巷尾、家家户户生动上演。

  一连几个月,微信群带我跟乡亲们在巷子里、院子里、家里,听大家的呼声、怨言,看他们的愁容、笑貌,同他们一起着急、生气、高兴,看村干部忙碌的身影,急迫的心情,感觉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力度,施工单位的紧张辛劳。

  跟许多初衷和结果都好的事情一样,反对、理解、赞同,抵制、接受、配合,或曲折或顺利地推进,新老观念和习俗互相撕扯,每个人都痛苦并快乐着。

  从这些言论中,我感觉到,煤改电实施安装过程中,宣传力度和咨询服务还有欠缺,只因为接线、试运行一些小问题,没能及时回应用户,使本来持怀疑态度的人们一时急躁起来。好事不应该在骂声中进行,这是后续需要改进的失误。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还是要通盘考虑,补齐短板。

  终于,飘飘洒洒的瑞雪报来喜讯,寒流来临前,这场清洁取暖改造攻坚战基本告捷,进入调试的尾声。

  连续剧依然缓缓延续,群里的话题,融入更多的生活情趣。王叔吆喝:小雪卧羊,卖自家圈养的绿色环保羊肉;李婶发出接龙:大吉大利,登记谁买吃草虫长大的散养鸡;张嫂说:五谷丰登好年份,娘家侄儿种的富硒小米,熬粥口感好,又健康;在陶瓷厂当车间主任的小白,发招工消息:兄弟姐妹们,种地不误务工,农闲不误挣钱……

  美好生活的音符,闪亮又高亢。微信群里的声韵,汇成一首小康乡村交响曲,宛转悠扬,舒缓激荡,与时代共鸣,同日月谐和。

  电热风温暖,没有了煤烟呛人的气味,再不用担心一氧化碳中毒,祖祖辈辈端炭倒灰的历史结束了,炕上的花油布,不再被灰尘蒙污,村民微信群里,跳跃出许多可爱的“点赞”表情。

  袅袅炊烟,越飘越远,化为乡亲们梦中的意象。土房、茅屋,烟火味、牛羊粪味,深深的车辙、坎坷的土路,写下多少代人的乡村记忆。如今,宽敞的房屋、硬化的公路、清洁的街道、清新的空气,承载的是同样浓厚的乡情,只是更美、更健康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