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8月09日> > 总第202168期 > C7 > 新闻内容
一堂生动感人的党史教育课
新闻作者:金鑫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入党就是要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跟随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铁峰煤业公司驻右玉县杨千河乡前鹰卧山村工作队,走进“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田生跃的家,干净明亮的窗户旁,赫然挂着一块牌子“共产党员户”。78岁已近耄耋之年的他,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侃侃而谈,跟我们共同讲述起自己的红色初心故事。

  田生跃,1944年10月出生,1968年9月入党,担任右玉县前鹰卧山村大队党支部书记25年,先后获得“模范村集体先进个人”“先进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踏实做人为民办事

  “既然选我做党支部书记,我就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要对得起群众对我的信任,更要配得上‘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谈起自己获选村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那一幕,田大爷神采奕奕,自豪不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时的前鹰卧山村人口少,劳动力薄弱,再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常年雨量偏少,土地干旱严重,庄稼得不到及时灌溉,老百姓看天吃饭成为常态,解决大伙儿吃水用水问题,成为这个新任党支部书记的头等大事。为此,他走遍田间地头,沟沟洼洼,在寻找最佳水源交汇地的同时,也为后续修筑蓄水井留存了第一手资料。面对重重困难,他顶住压力,率领全村党员和青壮力,冲锋在先,吃苦在前。硬是手搬肩扛修筑起全村的第一口“希望之井”。

 

 

  家风优良言传身教

  在当村党支部书记的25年里,他把“待人以善、奉公克己、勤俭节约、知足常乐”作为自己的为人行事准则,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就必须先要做到。就拿最简单的烧火做饭来讲,当时为了有效杜绝村民乱砍乱伐现象发生,他以身作则,外村的亲戚来家串门,嘲笑他诺大个书记连根生火柴都没有。但他深知,一旦自己放松了要求,就无法严格去约束别人,那凡事便没有了章法。在他多年的带领下,前鹰卧山村有了村集体收入,成为当时全县为数不多的创收先进模范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他留给子女最直观的印象。如今,两女成家,相夫教子,虽平凡,但幸福。儿子受他影响,选择留在村里,继续为百姓服务,为乡村振兴出力。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新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里面饱含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与寄托。

 

 

  光荣在党永不褪色

  作为杨千河乡“光荣在党50年”为数不多的党员代表之一,田大爷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更多的惊天壮举,有的只是一名普通党员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我们静静地围在他身边,听他讲过去的奋斗故事,从他的言语中感受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无私情怀。透过这枚沉甸甸的奖章,我们看到了无数像田大爷一样,一生扎根农村,为民服务的模范党员形象,正如像他讲得那样,“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我能得到这个纪念章,很高兴也很惭愧,因为我只是在做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虽然我已经78岁了,但只要村里有需要,我可以不拿一分钱的工资,为村里奉献自己的力量。”

  初心一如来时路,山高路远再启程。在这场特殊党课即将结束的时候,田大爷起身望向不远处的山坡上,几处破旧得土窑略显颓废,和我们现在的住所形成鲜明对比。一墙之隔,百米之遥,是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真实写照。他回过头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他今天拥有的一切幸福生活,都是共产党给予的,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感谢伟大的党,牢记党的恩情。

  在回去的路上,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沉甸甸的,当夕阳照在驻村工作队队员脸上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没有丝毫疲惫,仍旧充满激情的一路向前。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