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9月06日> > 总第202172期 > C4 > 新闻内容
融合互助 智慧同行
新闻作者:杨利军 王江 杨阳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期,从山西省煤矿工会传来喜讯,潞安化工余吾煤业公司“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创新工作室联盟首批会员,这是该公司实施“大人才”管理体系以来结出的又一硕果,今天让我们走进“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一起来感受一下创新的魅力。

 

 

 

 

 

 

 

 

 

 

  这里聚集了一批创客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响应省委省政府“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号召,余吾煤业公司于2019年4月创建了“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

  “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挖掘企业内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主要从事矿压治理技术研究、支护工艺改进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制定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解决该公司在管理、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并推广落实创新成果。

  该公司生产科副科长、矿压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芦盛亮作为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有着骄人的战绩,从事了15年的掘进设计工作,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先后完成反井施工、变电所、交岔点以及十几个工作面设计,为矿井集约高效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能成为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我倍感荣幸,工作室成员是一群正值朝气蓬勃、准备在公司大有一番作为的优秀大学生创新人才队伍。在公司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公司大人才体系为载体,通过公开竞聘,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参与到创新工作中来,加快了工作室的发展,创新工作室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芦盛亮说道。

  目前,该工作室现有成员32名,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4人,具有中级职称以上12人,是工作室的中坚力量。工作室引入学习工资模式,每周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工作室成员轮流授课,分享学习经验和业务知识,与院校老师视频联动授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月底组织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工资绩效考核中,提升了人才培养质效。

 

 

 

 

 

 

 

 

 

 

  这里的科技创新榜上有“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攻坚克难,努力创新,2020年10月,该公司“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榜了山西省煤矿工会发布的能源行业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名单。

  “我们将珍惜命名荣誉,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在技术攻关、创新增效、人才培养、技艺传承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芦盛亮眼神中透着坚毅与自信。

  “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主导、参与完成“高瓦斯矿井煤巷快速掘进工艺研究”“大规模松软围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基于Kaiser效应的地应力测试及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等创新项目20余项,取得“一种皮带输送机机头堆煤保护装置”“一种瓦斯抽采钻孔压风密封装置”“一种微震探头和锚杆的转接装置”等专利35项,“打结锚索固定装置”等发明专利3项,发表《机载式临时支护在高应力破碎顶板大巷中的应用》《多次动压巷道水力压裂预卸压技术研究》《采空区三场耦合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等论文30篇,其中有“降低高应力软岩巷道修复率”“大规模松软围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基于‘小’承载结构的掘锚一体快速支护下煤柱与围岩稳定性研究”等获奖成果34项。

  “我觉得最满意的就是,带领大家针对不同采区不同工作面顺槽类型和服务使用年限共制定了22种不同的分类支护形式。经过近1年的推广应用各项掘进指标平均单进提高15%,节约支付成本每排158元,累计节约支护材料费用500余万元,实现了集约化生产、高效化作业两大目标。”芦盛亮面带微笑地说。

  “我们一遍遍翻阅资料,一遍遍现场调研,一遍遍与专家视频通话,模拟试验,证明设计的可行性,最终保障了‘一面一策、一段一策’掘进支护方案的顺利实施。”工作室成员畅磊鹏感到收获满满。

 

 

 

 

 

 

 

 

 

 

  这里成为“联盟”首批会员

 

  时光荏苒,2022年8月,芦盛亮作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参加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创新工作室联盟启动仪式,“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联盟”首批会员,让大家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这个小小的创新工作室上。

  “在加入创新工作室联盟后,我们可以通过联盟举办的交流活动,与职业相关、技术相近、技能相通的工作室带头人及技术骨干互学互鉴互促,共同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工作室不断深化发展。”芦盛亮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时,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创新工作室联盟可以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创新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并开展创新成果鉴定、成果展示、成果评选工作,举行技术推广、经验交流等活动,积极推荐优秀创新成果,促进创新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努力将一流技术、优质资源、创新产品快速落地并规模推广,推动了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发展。

  “我们会继续立足公司实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促进‘传帮带’效果的最大化,为公司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芦盛亮继续说道。

  在“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下,潞安化工余吾煤业公司全员创新正在上演,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批批优秀技术成果落地见效,为该公司全方位建设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型”煤炭领军企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与智慧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