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14日> > 总第202192期 > C5 > 新闻内容
山西为煤层气开发绘新图
新闻作者:渠沛然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C1版)

  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徐凤银曾指出,随着储层改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带动大吉煤层气田埋深大于2000米煤层气勘探开发获得成功,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深度已不再是影响产量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更不是禁区。全国煤层气资源量有望在原有36.81万亿立方米基础上实现翻番,年产量有望到2025年实现100亿立方米、2030年实现300亿立方米,长远有望达到千亿立方米大产业战略。

  但据记者了解,目前煤层气产业仍面临发展速度低于预期的窘境,企业在不断破解勘探程度低、单井产气量差、产能到位率低难题。

  徐凤银指出,导致煤层气产业整体不够理想的原因很多,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技术原因,也有管理原因,是系统性的综合因素所造成。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煤层气浅部资源条件研究精度不够,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支出与起步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亟需建立深部(层)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有利区综合评价方法需攻关。“主要是各区块地质条件差异较大,成熟技术无法照搬。”徐凤银表示。

  “目前从事煤层气业务的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总体数量不多,专家又很分散。各种技术标准与现场实际应用的匹配度仍需加强。此外,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和效益不明显,出台的多项倾斜优惠政策,执行和落实有待加强。”山西省太平洋煤层气研究院院长张遂安指出。

  徐凤银表示,但只要产业内外坚持不懈,一定能够真正把煤层气事业发展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步步为营有序发展

  “双碳”目标给煤层气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由于开发理论与应用技术所处的复杂阶段和不适应性,如何发展成为关键点。

  业内人士指出,在发展区域上,煤层气主要集中分布在9个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的大型聚煤盆地,除目前主体开发的亲水和鄂尔多斯盆地外,其他7个盆地前景广阔。从发展领域看,低煤阶占比高但尚未实现规模开发。从开发深度看,2000米以深煤层气资源量更客观,将成为未来煤层气开发实现大突破的主体和关键。

  徐凤银认为,煤层气产业可以实行两步走发展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理论与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实现国家“十四五”100亿立方米的规划目标,坚定产业发展信心;第二步,到2030年,形成针对大部分地质条件的适用性技术,达到300亿立方米目标,在天然气总量中占重要地位。

  徐凤银同时提出发展建议,可以通过三个“层次”有序发展:第一个层次,在资源条件好、已投入开发的成熟区块,优化与地质条件相适应的井型和井网,进行综合治理或进行二次开发;第二层次,在煤层气探明储量区进一步重新评估储量有效性,规范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序,重新进行评价,确定适应性技术;第三,其他矿权区块应系统性开展新一轮资源惊喜评价,进一步寻求新“甜点区”,注重认识和评价煤系其他岩层中的“煤成气”。

  张遂安表示,产业发展要避免大起大落、时冷时热,一定要稳扎稳打进行,大型企业要做好引领示范。

  “除技术这一重要因素外,人才缺失也是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的关键。”张遂安坦言,不论是技术还是管理,煤层气产业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从我们走访和调研的情况看,现有人员与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不匹配。所以,要充分调动行业内外力量加以强化,全力推动国家煤层气高端智库建设,还可以建立统一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性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