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井下,青春该是什么模样?
2009年,张洋通过招聘进入华阳集团时,还没看到千米井下的样子,先受到了老矿工的质疑:“这些大学生,长得白白净净的,模样也斯文,能适应了井下工作吗……”
当时的张洋便信心十足地说:“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我还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创新工作思路,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投入到井下工作中。”
坚持、蜕变……14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仍然斯斯文文的张洋已经是二矿采煤二队的队长了。他十几年如一日奋战在采煤一线,用青春书写了扎根矿山的决心,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矿工精神,实现了从“瞧不起”到“了不起”的华丽转身。
“另类”选择大学生穿起井下工装
在二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高清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井下重要作业点的工作视频,一块块煤顺着采煤机落入溜槽中,开采、运输、供电等生产环节一切正常。如今华阳的生产矿井,已经完成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升级,早已脱离了人们过去对于煤矿的“刻板印象”。但是,在10多年前,像张洋一样的大学生要深入一线当矿工,这个选择还是显得十分“另类”。
“家里人没有干煤矿的,印象里煤矿都是‘煤黑子’,他们还是希望我回到家乡太原干个文职工作。”除了父母,亲戚朋友也议论纷纷,但是张洋并没有听父母的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肯用心能坚持,‘煤黑子’也能闯出一片天。”
体力不行?练!张洋从小肩不挑、手不提,最初下井,别说干活了,光穿戴那一身行头——安全帽、矿灯、自救器、防砸靴就有30多斤,再加上每天的工作量,一天下来,筋疲力尽。但看到那些老矿工都能坚持,张洋骨子里的“拧”劲上来了,“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保证睡眠、吃饱喝足、加强锻炼……一段时间后,张洋适应了井下的劳动强度,用坚持回应了质疑。
经验不足?学!“回风三岔口往外一梁八柱补柱,更换卸液柱”“皮带头更换开关,停电、挂牌、测瓦斯,专人看守”“工作面注胶闭锁工作溜,打开支架护帮板,注意个人防护”“进去煤帮作业注意观察顶板,敲帮问顶,打开护帮板……”翻开张洋的工作日记簿,里面详细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和心得。初来矿上,张洋面对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差、现场经验不足这一情况,白天在井下跟着一线经验丰富的师傅们学习,遇到不懂的就积极主动去问、去学。晚上自己钻研设备说明书,将所学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再琢磨、再研究,很快便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这样,走出象牙塔的张洋把学士服换成了井下的工装,用成绩和成长回应质疑,用实干和坚守印证选择。
完美蜕变“高知矿工”用实力说话
近年来,华阳集团要求配齐生产管理人员和队干,逐步提升大学生队干比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二矿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有计划地优先对大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得益于集团的激励政策和自身的优异表现,2022年2月,张洋被提拔为二矿采煤二队队长。面对企业的信任和肩上的重担,张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何担起沉甸甸的重担、如何管好100余人的队伍……虽然心中有很多困惑,但是青年人的冲劲儿和拼劲儿也激发了张洋干出一番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他将新入职的大学生与经验丰富的职工结对子,引导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定期组织召开技术攻关小组例会,分享交流先进做法与经验,集众人智慧与力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高效发展。
今年1月7日零点班,81309工作面第110号至125号揭露D-76陷落柱构造。该构造揭露后,随着工作面推进不断向两侧延伸,影响范围最大时109号至132号处于全岩状态。矸石为白砂岩,硬度大,采煤机割矸困难且大块矸石多,需要停机处理,从而影响了生产进度。在矿领导的指导下,张洋及时组织人员,在构造区边缘注胶维护顶板,在构造区域打眼放炮,加大采煤机与支架检修力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同时,生产班过构造时及时处理大块矸石,以防损坏设备;严格将采高控制在3.5m,保证支架初撑力达标,在过构造期间要及时调坡,尽量减少割矸、丢煤。连续十几天的下井勘查现场、制定方案,张洋带领采煤二队克服重重困难,提高了通过构造的效率,顺利完成了当月任务。
2020年度二矿优秀队干、2021年度二矿优秀党员、2022年度二矿劳动模范……一个个证书不仅是荣誉,也在证明着,矿工已不是打眼放炮的“煤黑子”,而是可以熟练操作现代化设备的“高知矿工”;老师傅们眼里的“文弱书生”,通过勤学苦练,已经成长为了有毅力、有担当的新一代矿山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