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建设安全集约高效矿井,向高质量发展提速迈进,潞安化工集团高河能源公司持续推进“一优三减”工作,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精心组织生产,优化生产布局,应用智能装备,不断提升矿井安全生产质效,彰显了主力矿“压舱石”作用,为能源保供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高河能源公司来说,高效生产布局的精益程度对于提高矿井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一季度以来,高河能源公司合理优化简化生产布局,持续推进“一优三减”,强化现场管理,实现了稳产高产,为后续生产衔接创造了可靠有利条件。 在回采布局方面,高河能源公司将“双U+高抽”方式调整为“单U+高抽”、Y型通风模式,大幅减少顺槽量和掘进量,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工作面设计,充分考虑掘进、生产、回撤、密闭、通风等全过程,从源头上杜绝系统设计不科学、工作不超前、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巷道二次施工和辅助用工投入。 完成目标任务,优化生产系统布局是关键。为了顺利完成季度任务,高河能源公司在新年伊始就对一季度的生产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重点从生产组织和系统保障上进行了专门安排,通过合理优化生产布局和生产组织,实现南北翼采面均衡生产。 “之所以规划用‘三采一备’的生产布局,是综合考虑到回采可能遇到的进度、检修、地质等因素影响,导致生产任务不能及时完成,这样有一个备用面的话,如遇影响进度缓慢,可以随时转换工作面,即换即采,另外充填工作面正常生产作为产量补充,合理调整生产组织和辅助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全力保证优势互补,维持既定产量不受影响。通过合理调整生产、安装、回撤的施工组织,最大程度减少综采队组非正规循环作业时间,减少对产量的影响。”高河能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康显强说。 走智能化发展之路不但是贯彻国家、集团的有关要求,也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优化系统减人减面,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建设安全、集约、高效现代化矿井的必由之路。大力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不仅能解决安全生产突出矛盾,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规范作业,而且也是改善井下职工的作业环境,满足矿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 新技术激发新变革,新发展创造新天地。近年来,高河能源公司智能化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在建设完成现有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基础上,持续大力推进智能化综采、掘进工作面建设。高河能源公司井下综采工作面超前巷道支护采用的是‘单体柱+π形梁’的组合支护方式,这样的支护方式危险系数高、材料消耗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今年,高河能源公司新型放顶煤机巷端头液压支架的应用,主要是代替原先的“单体柱+π型梁”的支护方式,可采用遥控方式操控支架,操作简便易上手,目前已完成井下的配套安装调试,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配套智能系统更加完备。 “采煤、支护设备的检修保养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想要提高设备开机率,就要加强采煤机、液压支架这些重点设备的日常检修,杜绝设备‘带病’作业,新型放顶煤机巷端头液压支架的应用对于常出现的支护检修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变革,使采煤一线综合智能化程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综采一队队长王建说。 围绕生产组织衔接和智能化建设中心任务,高河能源公司在基层对组开展生产竞赛,以特殊绩效工资激发工作积极性,狠抓正规循环,缩短搬家周期,不断破解工作面瓦斯制约、地质构造复杂等不利因素,提高了单产单进水平。统筹公司高质量发展实际,打造以“五型五化”为特征,具备千万吨级可持续的生产能力,形成长短壁充填开采+覆岩离层注浆+沿空留巷无煤柱智能化联合开采模式,建成行业“规模量级最大的绿色开采矿井和综合绿色开采技术最完整的矿井”。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原煤生产任务,进一步提高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普及率、重装率,优化采掘布局,坚持正规循环,科学释放安全经济产能,实现稳产高效。 高质量发展正在路上,智能化建设也在路上,下一步,高河能源公司将根据矿井生产需求,持续加大智能化建设力度,不断开创智能化矿井建设新局面,为矿井实现安全集约高效生产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