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太原时,途经雁门关。雁门关位于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有“中华第一关”之誉,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我们决定一览雄姿,车辆遂开进雁门关的后腰铺驿站停车场。 红色的“雁门关”3个字在蓝天的映衬下极为醒目。最顶端排列着4个炮垛,把边的两个炮垛上,围着铁丝网做的护栏,松树围绕着炮台底座,红色狂草“雁门关”为威严的炮台增添了灵动。 用了10多分钟进入雁门关景区。 光亮的青石板路逶迤向东延伸。走在岁月沧桑的古道上,突然想到了王昭君。相传,当年昭君出塞就是从雁门关出关的。昭君出塞时东渡黄河,沿山西汾河谷地北上,经忻州过雁门关,进入西北边关,昭君出塞跋山涉水,越过茫茫大漠,来到匈奴王庭。粤剧《红线女昭君出塞》:“遥望汉关徒惜别,梦魂难望到家乡……忽听得一阵阵胡笳,不由人心弦震荡,王昭君心忙意乱,前路茫茫。”为汉匈和好,一位有沉鱼落雁之容的纤弱宫女,背负民族使命,浩浩荡荡出塞和亲后,这一带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历史功绩,如泣如诉,荡气回肠。 我们绕开边贸街,从关城西侧进入,西门门额石匾刻“地利”,门上建有宁边楼。西门侧有一南北向小北门,门额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有傅山的联语:“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我们来到雁门关的天险门。天险门上建有两层关楼,关楼上悬挂着两重蓝底金字大匾,上面的楷书“中华第一关”和“雁门关楼”遒劲有力,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雁门关看上去没有居庸关那样巍峨壮观,也比不上山海关依山临海那般美轮美奂,而雁门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凝重气度,“险峻”才是这个古关唯有的特征。 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以雁门关军事防御历史遗存、遗址为主要景观,有关城、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驿站等历史建筑。它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塞北游牧区与中原农耕区的分界地,它是大汉民族最后一道抵御的防线。从西周开始,这里曾发生大小战争两千余次,早在唐朝之前就是著名的战场了。 穿过天险门拾级而上,站在雁楼顶端,眼前豁达开朗,雁门关内外尽收眼底。 俯瞰点将台,眼前似乎旌旗猎猎,悲歌击筑。1000多年前,杨家将的儿郎们就是这样闻鼓而进,奋勇杀敌。杨家将三代血战保国,威震北方,天下闻名。为后人所传颂。在代县这片土地上,唱响了破辽大捷的凯歌,演绎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所指出:“如果把漠北草原比作中国历史演变的大后台,那么雁门关就是演绎一幕幕气势磅礴、金戈铁马历史剧的出场门。” 短暂的旅游结束了,脚下迈过的这片热土,有着实实在在的历史,与我们的脉搏一起跳动。它以另一种方式,傲然长久地“活”着,让后人惊叹这时光赋予的奇迹。 山西,到处都有值得铭记的历史,让我们在分享中感受它的沧桑,感受它的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