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一再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寺河矿围绕集团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形成突出条件下的本质安全管控模式,护航安全信誉高的现代化一流矿山发展。
“管理固安”为基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110#架处,有一处约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带面轻微磨损。”
“152#架处,带面存在起皮迹象。”
寺河矿西井区,全长2500多米北郊皮带巷内,井下机电二队职工马天文边走边对停运的皮带进行“听、摸、测、看、闻”,掌握每一米皮带的涨紧、带面磨损情况……每发现一处问题,他便会仔细、认真地记录到巡检台账上。
全国第22个“安全生产月”期间,该队结合实际巡检情况,开展安全隐患“走动式巡查”。要求各包机人员每下井一次必须发现不少于3条的隐患和建议。通过追根溯源、补齐短板,实现生产区域无空档、安全管理零缝隙,确保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实施“走动式巡查”以来,通过严管、严抓、严考核、严落实,及时消除安全管理“盲区”,寺河矿西井区主运皮带保持了500多天的安全平稳运行。
近年来,寺河矿紧紧围绕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133936”总体思路,将“清单化、走动式”工作方法贯穿全年各专业“三不”治理目标,狠抓“双预控”建设,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按照预警式风险研判、走动式隐患排查工作思路,深入开展“1+4”风险辨识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大力推行岗位作业流程标准与风险研判和事故案例有机融合,编制说明书和精简卡片,涵盖井上下84个重点岗位及24类作业流程操作标准。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和责任制管理,该矿积极对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夯实全员安全责任。通过建立和完善矿井安全层级管理体系,从职能定位、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工作机制、考核评价等基本要素进行梳理和强化,先后建立《5A信誉考核评价机制》、修订《“不安全行为(三违)”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等77项管理制度。依托系统管理的手段从本质上提升各层级、各单位的管控能力和管控成效,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为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寺河矿创新推行了不放心人和不放心班组“两个不放心”管理模式,重点对十类“不放心人”和五类“不放心班组”进行排查,建立了不放心人员管理档案,不定期对各区队不放心人的排查、落实、转化、登记建档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充分发挥现场安监工对不放心人排查最后“把关人”的作用,开展不放心人员排查,对现场作业人员随时排查确认,发现行为异常、精神萎靡和精力不集中的职工立即安排专人护送升井休息,确保安全不放心人排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结合生产实际和季节特点,不断加强薄弱环节管理。重点强化井下条件发生变化的采掘头面、零星作业地点的安全监管;及时调整安全管理重点,对搬家倒面、地质构造、大件运输等重点工程,超前辨识风险,及时排除隐患,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对照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每旬组织开展一次“矿长小分队”活动,区队每周、班组每班进行一次全方位的隐患自查,确保各项安全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推动矿井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科技强安”为翼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寺河矿作为全国最大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曾一度制约着矿井的发展。为降伏瓦斯猛虎,经过几代人不断在技术研发、科技创新、设备升级上下功夫,曾经制约矿井发展的瓦斯,如今已成为矿井发展的一大优势。
千米钻机作为瓦斯治理的利器,在瓦斯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钻机施工现场负压管路较多,现场人员调节负压需频繁跑至不同负压管路阀门处,往往会导致瓦斯异常处理不及时,造成瓦斯事故。
为此,该矿技术人员通过现场勘查、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对现有千米钻场预警集控装置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集成装置实现了手动阀门改气动阀门,能够有效对防喷水箱、八孔放水箱进行远距离控制,从而控制钻场瓦斯;同时通过将千米钻机施工钻场负压监测、瓦斯监测、负压控制、放水控制集中到操作台,实现了瓦斯监控与负压、放水工作由钻机机长一人完成。目前该装置已在井下千米钻场推广使用,也实现了将瓦斯“握”在手中。
千米钻场预警集控装置系统的集成控制改造,只是寺河矿安全管理道路上的一个缩影。该矿坚持“科技强安”,通过加强技术管理、科研开发和智能化手段的运用,促进矿井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寺河矿围绕矿井安全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坚持做好科技创新基础工作,稳定运行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加强科技项目、成果推广等方面管控,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紧盯矿井衔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力求在“一通三防”智能管控、新盘区巷道设计与瓦斯抽采优化、地面井高精度超前探测、多源数据融合的三维透明地质管理和水灾模拟平台建设等技术研究应用方面有所突破,加快技术成果落地,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安全生产的第一保障力。
寺河矿作为我省10座智能煤矿建设试点之一,按照《寺河矿智能化矿山建设设计方案》总体要求,序时推进智慧矿山建设项目实施工程,逐步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矿井目前一体化通讯网络、调度指挥中心、数据中心3项基础设施改造完成,云数据中心建成投运,综合自动化集控平台和可视化智能管控平台已经上线运行,5项基础应用正在结合各业务管理需求进行定制开发。同时,井下4采9掘智能化工作面已经通过验收,明显提升了采掘效率,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地面各风井场所的固定岗位已经完成集控系统建设,矿井基本达到了省级智能化矿井建设要求,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和减人提效”的工作目标。
该矿通过运用科技的力量坚守安全红线,从根本上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文化育安”为媒
写好发展“安全文章”
近期,在寺河矿综采二队的值班室里,每把椅子的小桌板上都新增了一张醒目的卡片,采煤机司机、马蹄儿司机、电工检修到巷道维护等13个岗位的“标准化作业说明书及安全生产责任制”都在职工的座位前清晰标注。卡片中涵盖有“操作流程”“操作标准”“操作要领”“存在风险及处理措施”等内容。一张张看似简单的小卡片,却连接起职工们的大安全。
寺河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以“四位一体”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为统领,以晋能控股集团安全“宝塔”文化为引领,着力构建“堵之有道、疏之有策”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围绕“堵之有道”文化建设,该矿坚持以“三基”工作为抓手,持续抓基层、基础、基本功,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以评价考核为保障,倒逼各级责任落实到位。实行“综合化”考评、“差异化”考核、“从重化”问责,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在此基础上,围绕“底数清、措施实、管控严”工作思路,形成矿领导重点抓决策、抓组织,业务部门重点抓系统、抓服务,安检部门重点抓落实、抓考核的“三位一体”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创新推出“6+6+6”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组织推进班组安全建设各项工作计划落实与考核,总结推广班组安全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等,实现班自为安、队自为安、矿自为安。
寺河矿将“诚信安全”理念融入安全绩效考核全过程,制定了《寺河矿5A信誉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办法》,通过客观科学的对员工、班组、区队、部室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赋予“信誉寺河”新内涵,让恪守信誉成为矿井所有员工、班组、区队和部室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以人自为安保班自为安、队自为安、最终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围绕“疏之有策”文化建设,广泛辐射安全正能量,促进全员素质提升。连续20年开展“矿嫂参观日”,先后编纂《堵与疏》《平安是福》安全文化丛书,在基层队组设置“亲情一面墙”。通过特色工作开展,将安全赋予温度,对安全进行亲情浇注。不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推出“亲情恳谈会”“安全面对面”等专题活动。通过情景剧、问答形式,帮助职工算好政治、经济、生命、家庭四本账,从而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观,巩固安全之堤。
安全宣传教育始终是寺河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脉络”。寺河矿秉持把安全宣传教育根植在一线班组“土壤”的信念,以新型媒体为载体,将集团公司安全文化理念等纳入其中,形成可视可行的行为准则,定期更新下发至各单位,编制安全简报,让安全文化真正成为矿井生产中的精神动能。
寺河矿牢固树立“大安全”观念,按照“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发挥党政工团各自优势,创新完善安全堡垒工程载体和形式。重点抓好“1+N”支部网格化包保,群监网、青监岗示范创建活动,注重亲情感化和心理疏导,提升安全帮教和安全亲情恳谈会质量,形成全员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强大合力。
安全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寺河矿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始终如一绷紧安全这根弦,把安全这个“压舱石”筑实压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