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记事起,我便知道度过这炎夏是必然离不开扇子的,这扇子似乎也是当时人们盛夏纳凉的唯一工具。 那是20世纪60年代,家家户户都备着几把蒲扇。彼时,别说空调了,电风扇也少有。炎热的夏天,扇子真够辛苦的——中午吃饭时分,它要给热得满头大汗的人们送去清凉;有的人家到了饭点煤火不争气,也得扇子竭尽全力为其输送氧气。 没有电视和风扇的夏夜,煤矿家属区的人们在晚饭后,都会坐在家门口乘凉。这时的蒲扇,劳动强度最大,因为人们寄希望于手中的扇子有铁扇仙扇的魔力,可以祛除暑热。于是,扇扇子的频率越来越快,扇子累得喘着粗气的时候,搅动起来的凉风终于拂去了大人小孩身上的燥热。心静自然凉,许多人在扇风中进入了梦乡。 还没上小学的我,脊背上易出痱子。吃过午饭,汗液浸润着痱子,奇痒无比,给我扇扇子的活儿就落在哥哥姐姐身上。他们拿起蒲扇不顾自己的暑热,快速给我扇风降温止痒。我饭后不安生,走这儿跑那儿,姐姐就跟在我身后扇扇子。如果一会儿没跟上,我就会喊:“快扇快扇!”如今,哥哥姐姐都年近古稀,谈及此事,他们都会脱口而出:“快扇快扇!” 扇子自古以来予人以凉爽,从未离开人们的生活。现在,我们见到的扇子多是商家赠品,一次成型的塑料制品少了当年蒲扇的韵味。高30厘米、宽35厘米的蒲扇质轻价廉,是那个年代家庭中最为普及的物件。虽然生活窘困,可掩饰不住人们对美的追求,扇面的边缘,有人用篾丝、藤皮缠绕,有人以绢布、彩色丝线缝制,起到防毛边、美观、家庭记号的作用。 扇子一般是用来扇风祛热的,但仔细想来,它似乎还具有其他方面的用途。譬如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羽扇纶巾,成为儒雅智慧的象征;济公手里的那把破蒲扇,却是一件法器,有非凡的神力;古代小姐喜欢用团扇掩饰心境;文人墨客喜欢用扇子彰显气质;说书人和相声演员手中的折扇则是特点鲜明的道具。 古时还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之说,只不过扇子现在在运动中也成为一种道具。恒兴商厦门前,几十名英姿飒爽的女员工,在铿锵音乐的伴奏下,挥舞着粉红色绸缎面料的扇子表演,开合有力、张弛有度、柔中带刚,不仅体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夏至的早晨,我正在小区的竹林旁打太极拳,只见那位60多岁的大姐搀扶着半身不遂的丈夫在树荫下锻炼。大姐拿着一把小扇子给丈夫扇扇,尽管自己大汗淋漓,湿透了衣衫。树荫下,几个上年纪的妇女都在给小推车里的孩子扇扇子,那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清风徐来,扇风送爽,感慨万端,心中充盈着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