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今天是: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11月21日> > 总第202225期 > C4 > 新闻内容
山西潞安集团蒲县伊田煤业有限公司对标化机学精益 安全管理促发展
新闻作者:申红刚 白海涛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  查看次数:885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潞安化工集团上下掀起学习化机精益管理先进经验的热潮中,潞安化工集团临汾分公司伊田煤业迅速行动,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化机精益管理先进经验,指导自身工作实践的活动。不仅经营系统学、生产系统、党建系统还有安全系统等各个系统均主动组织学习,不仅将学习停留在纸面上,更将学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做法,将化机精益管理的先进经验转化为自身工作实践。特别是在抓安全工作方面,伊田学习借鉴化机先进经验从解放思想、管理创新、以文化人、数智赋能等方面入手,以“12453”工程、“6S”管理、矿山智慧视觉“三违”管理平台等为抓手,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助推伊田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树立一流理念
 
  伊田煤业董事长、总经理邢萌说:“针对近期国内省内煤炭行业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要将化机精益管理的先进经验转化为安全工作实践,将集团公司“岗标”和“12453”工程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全员岗位达标”,做到了对基础管理、现场管理的“精准施策、精准治理”,夯实矿井安全基础,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行业竞争力”。
 
  理念支配行动,思想决定出路。在对标学习化机精益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伊田煤业将化机精益管理的思想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生产方方面面。伊田煤业以集团艰苦奋斗、博采众长、共筑卓越的企业精神为引领,认真践行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赢在标准,胜在执行,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的安全理念。把精准贯彻集团2023年安全管理工作主线“1366”,即“强化一个理念、坚持三个导向、完善六个体系、提升六个能力”。把精准贯彻集团安全管理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和班组安全建设系列举措与当地煤炭企业岗位作业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班组建设相关要求相结合,综合运用“12453”工程的导向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原则,不断引申“12453”安全工程,“1”即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治久安,达到本质安全型企业。“2”即夯实两大基础,就是夯实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和班组建设两大基础。“4”即筑牢四清理念,清环境、清责任、清设施、清流程。“5”即打造五大平台,搞好管理例会、看板、案例分析、现场精细化管理、金牌员工五大平台。“3”即达到三个确保,安全管理“零缺位”、隐患治理“零容忍”、安全生产“零事故”。夯实安全管理根基,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走出了一条整合矿井实现本质安全、健康发展的路子,在平阳大地奏响了“一潞平安”的时代强音。
 
  随着“12453”工程的全面铺开、不断深入。安全管理基本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全内容,构建起了“四全”基础体系,系统改造亮化了公司11个队组的会议室、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多媒体电视机,实现了分享互动、案例警示、指挥调度多功能一体化管理。从实现流程制度化、制度责任化、责任目标化、目标本安化入手,构建起了“四化”制度体系,动态完善岗位作业指导书、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业务流程等,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从实现能看、能讲、能用、能学入手,构建起了“四能”文化体系,专门开辟了安全文化广场,在队组及地面场所布置了宣传牌板,构建了井下“12453”文化走廊,日常利用钉钉、微信群、学习园地每日一题组织学习。从实现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传播机制、考核机制入手,构建起了“四制”管理体系,成立了矿、队、班组三级领导机构;细化了“12453”工程资料清单及月度检查制度,有效促进了安全管理的运行水平。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执行一流标准
 
  安全是企业的永恒主题。从事煤矿生产管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干一辈子煤矿,抓一辈子标准化”。在2023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会上,伊田煤业副总经理李文亮强调,我们就是要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循环工作方法,用新思路找到标准化建设新出路、以新理念引领安全生产新发展,跳出标准化建设周期率,在精益思想指导的算账文化指导下,向集团主体优秀一流矿井对标看齐,打造更高水平、更高价值的标准化,全面建设集团整合示范矿井。
 
  伊田煤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打造一级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为目标,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树立“精品”理念,打造“精品”工程,以“精品”工程建设带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新之路。近年来先后荣获“2018~2021年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山西省优秀企业”“山西省3A级信用企业”“潞安化工集团安全生产模范单位”“潞安化工集团安全生产特殊贡献单位”等荣誉。
 
  在建设标准化矿井的道路上,伊田以6S管理为抓手,以潞安化工理念文化体系为指导,以精益化管理为目标,按照《潞安化工集团员工行为准则动态管理办法(试行)》开展6S动态管理工作,打造教育引导6S管理的“大平台”,推进企业文化融入队组日常管理工作,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风队被确定为2023年度潞安化工集团6S管理试点单位之一。
 
  通过加强对队组管理人员培训,打牢理论基础,熟悉企业文化理念、掌握6S基础知识和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开发了班组6S“安全+智慧”管理平台。将6S管理、班组建设和岗位作业流程等内容导入管理平台。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管理各环节数据。完成以数据为基础,准则为核心,考核为结果的管理过程。将过去被动发现问题隐患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隐患和解决问题隐患,同时有标可循、有数据支撑的工作方法。通过开展“员工的话与画”活动,以漫画或故事的形式,深入理解并贯彻企业文化理念。通过开展“我为安全做件事”活动,讲述我的岗位职责,助推“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总体要求,提升职工岗位操作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激励力、辐射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自信。

 

 
 
  强化培训提高素养组建一流队伍
 
  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靠人才。只有努力建设一流职工队伍,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在今年举办的临汾市蒲县煤矿企业“12453”工程第四届技能比武中,潞临分公司伊田煤业在本次比武中荣获了团体一等奖;总工程师、地测科科长和综采队队长单兵个人一等奖,安全科科长、调度室主任、综掘队队长单兵个人二等奖,安全矿长单兵个人三等奖的好成绩。
 
  伊田煤业副总经理马雪峰曾说:“企业要实现长久安全生产,最终依靠完善的安全文化机制。安全管理只有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才能充分凝聚共识、汇集力量,调动全员积极性,自主自觉守护安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伊田煤业在长期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安全理念,强化安全责任,通过安全文化深植,建立起了互信互助、根治问题的长效机制。”
 
  健全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内训、外培、交流互助、竞赛比武四种培训渠道,畅通员工学习、提升、激励通道。完善理论讲授、远程教育、仿真培训、实际操作、专题研讨会5种主体培训方法环境,为员工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实现员工自主提升的愿望。建立安全体验中心,筹建了VR事故案例体验室、工伤体验室、心理疏导室和情绪宣泄室,通过煤矿真实事故案例还原结合事后场景再现,影响带动员工改变行为,促进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完善员工考核激励体系。创新实行“安心奖”,把亲情、温情和关爱融入到安全管理过程中,搭建起企业与职工家庭共守安全的“连心桥”。每月对全月无“三违”、无事故、出勤达标、6S考核合格人员直系亲属发放“安心奖”,对不达标人员扣除当月“安心奖”,通过“安心奖”发放和扣除,让职工家属对职工安全行为进行联动监督,充分发挥家庭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控作用和对劳动纪律的监督作用,实现温馨提示、家企联动、共筑安全的目标。
 
  强化责任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在传播安全理念、遵守规章制度、开展风险识别、组织经验分享等方面,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明确业务管理者就是安全管理者,纵向到底解决责任归位、责权利相统一的问题,做到谁工作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管理过程不空位、不越位、不缺位。

 

 
 
  瞄准“三违”数智赋能打造一流矿井
 
  “三违”行为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天敌。今年以来,公司坚持数智赋能建立了矿山智慧视觉三违管理平台,聚焦矿井关键环节“4+N”区域实现视频监控关键点位全覆盖。(4:采掘区域、掘进区域、钻孔区域、检修区域。N:其他重点危险区域)。现系统共计安装128个摄像头、单兵移动监控设备10套。井上30个,主要分布在队组会议室、地面变电所、风机房、筒仓、磅房、提升机房、机修车间等;井下98个,主要分布在主扇机房、井下变电所、避难硐室、水泵房、井下掘进工作面迎头、采煤面超前支护和工作面切眼、机电检修硐室、煤仓、重要转载点等地点。该平台采用煤矿本地化部署模式,提供数据采集、人工智能推理、数据算法库、模型库、增量学习、权重更新以及边缘管理等服务。对采集的回传信息进行处理、归集,对异常状况报警处置、分类存储历史视频供调阅,并对视频数据统计分析。随着反“三违”AI视频监控平台功能的完善,公司还将根据矿井采掘变化情况随时增补视频摄像头,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在安全管理中的监督保障作用,努力构建无监控不作业、作业行为受监督的作业现场可视化监控环境。充分利用智能视频监测、AI识别等各项智能化扩展功能,对有人作业地点实施全过程监督和全流程管控,确保职工安全上岗、规范操作。
 
  伊田目前投入在用的反“三违”AI视频监管系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达到对目标区域人员行为、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的实时监督和数据统计汇总,基本实现了让“天眼”全天候站岗,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插上了数智的翅膀。
 
  安全是最大的政治责任、是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最大的民生福祉。未来伊田煤业将继续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保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目标追求,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心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精准的举措,夯实安全根基、守好安全底线,不断开创伊田安全工作新局面,为集团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流能化企业集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