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1月09日> > 总第202232期 > C7 > 新闻内容
离家的日子
新闻作者:赵笑容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求学,我从“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太原,到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泉城济南,成为山东女子学院的一名学生。时光荏苒,转眼一年有余。在济南的日子里,家乡的古建筑似乎成了心中的执念。

  古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山西的古村落更是灿若繁星。我的老家晋中市平遥县卜宜乡军寨村就是一个典型的古村落,明代前已经有人居住。父亲说,他们小时候看戏的戏台也是明清时留下的。村口的古槐树荫守着一代代孩童慢慢变为古稀老人,古井旁的水桶都不知道握过了几代人的双手。

  从有记忆以来,我们全家每年都会踏入虹霁寺,拜访千年古刹内的悠悠虹霁塔。2010年,父亲事业正处于低迷之际。这一次,他将虹霁寺的山头爬了个遍,与天地、与神佛、与自己相互对话。古建筑与人是相互成就相互尊重的。一路走过,父亲终于释然,人生不过尔尔,皆在体验皆在破局。

  古建筑在历史中伫立,收留着每一个情感流浪的人;古建筑像母亲般张开怀抱,拥抱着她暂时迷茫的孩子。古建筑是游子心灵的归巢,是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在古建筑面前,疑惑不解是一时之态,豁达明朗是人生常态。渐渐地,我对古建筑也产生了诸多情愫。在我看来,古建筑于山西人而言是根植于骨子里的血脉、是熟悉的挚友;于我是灵魂的契合、是家乡的盼望。我与古建筑的情啊,像水一般柔情荡漾。于是,离开的日子里,种种柔情化为思念。

  2022年8月第一次到济南,最先欢迎我的是与“留住”谐音的柳树。“大明湖上一徘徊,两岸垂杨荫绿苔”,乘坐悠悠画舫绕行大明湖畔,成排的柳树对镜梳妆,满目青翠。趵突泉、护城河,但凡有水的地方都有垂柳的身影。“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难怪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老济南。

  记住一种树,就记住了一座城。柳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的适应能力,不管顺插、倒插,不管土壤湿润还是干旱,柳树枝都可生根发芽。我到了山东,像被插栽的柳枝一样随遇而安,很快适应了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生活环境。

  离家的日子里,有幸遇到温暖的大学同学。有同学朝夕相伴,让我在学校的每一天都不感到孤单;有同学嘘寒问暖,让我在济南收获别样的友谊;有同学结伴出行,让我在山东一样可以看山望水。待春暖花开,定和同学一起登泰山,吟诵杜甫的《望岳》,体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抱负,不负青春年华。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