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创效3亿元——山西焦煤集团山西焦化配煤实验中心经济配煤创效团队降本增效成绩分外亮眼。作为团队的领头羊,该实验中心技术室主任岳伟明,多年来大胆优化工艺、配煤开“方”,带领团队创新攻关,从煤里掏出了“金”。
“当好配煤师,责任大于权力”
岳伟明常说,配煤师干的是良心活儿。“当好配煤师,责任大于权力。”
配煤是炼焦的核心工序,直接关系到焦炭质量、成本和产量。2013年,山西焦化焦化厂成立了配煤研究室,岳伟明凭借过硬技术加入队伍,开始从事配煤工作。他脚踏实地、潜心钻研,一步步成长为山西焦化首席配煤师。
近年来,国内优质炼焦煤稀缺,主焦煤、肥煤等优质炼焦煤价格高昂,这导致焦化企业的生产成本持续走高。如何配煤,既能保证焦炭质量,还能缩减生产成本,成为岳伟明及其团队的当务之急。
“企业要发展,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只能一块钱一块钱地往出抠。”为此,岳伟明一心扑在了找人脉、找资源、做实验上。他奔波于全国各大矿厂,“望闻问切”各种煤种特性。他与团队大量开展配煤试验,针对山西焦化和市场客户需求,建立起一套独特的配煤体系和炼焦煤性价比评价体系,尤其是建立起的500多种煤种的煤质信息库和配煤模型,为山西焦化高效降本打牢了地基。
配煤降本,学无止境。岳伟明投身于学习和研究煤。“市场在变,成本要降,只有不断地回炉再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节奏。”在岳伟明的办公桌上,总摞着几本有些卷边、发黄的书籍和笔记本。这些帮助他配煤开方的“宝典”,已被他翻阅、标记了十多年。他的学习战场不只在书本上,全国各地矿厂的煤仓、公司偌大的煤场、实验室,都是他常去之处。爬煤堆、捏煤面儿、做实验……如何以最佳配煤方案释放煤炭最大潜能,他一直孜孜以求。
优化工艺,煤里淘金
多年来,岳伟明潜心于优化工艺,煤里淘金。他与团队成员刻苦钻研,不厌其烦地试验、调整配比,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化的加持,为山西焦化降本增效添油助力。
2013年,山西焦化40千克小焦炉试验装置及配套设备老化,导致配煤数据出现了偏差。为了能购置高端又有性价比的装置,岳伟明带领团队人员远赴宝钢、首钢、鞍山热能研究院等企业院所调研,反复对比40千克、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实验焦炉各项数据。经过多番考察验证,他们最终选定了与工业焦炉具有良好对应关系的300千克试验焦炉。这一核心设备成为山西省、山西焦煤引进的首台300千克试验焦炉,也为山西焦化科学配煤、大幅降低成本发挥了巨大平台优势。
科学“混搭”,源于精益求精。2021年,为了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岳伟明带领团队,展开了生产一级焦的配煤技术研究。19个单种煤试验,6个配合煤小焦炉试验,4次调整配煤方案……几经周折,最终甄选出最佳配比。这一方案的研究调整,为山西焦化当年增利6967.27万元。
近两年来,山西焦化以数智化赋能配煤技术,开展“精细化智能配煤系统的开发及工业示范”项目。为了尽快达效,岳伟明一方面积极配合合作方研究中心,开发配煤专业知识计算机语言,一方面带领技术人员开展300千克焦炉试验,为合作方提供最佳配煤方案。
日夜奋战终有回报。30余炉试验数据先后得到验证,山西焦化成功开发出“精细化智能化配煤系统”。这一套智能化配煤决策系统,实现入炉煤成本降低8.06元/吨,年节约配煤成本2000余万元以上,为山西焦化实现科学配煤、降本增效翻开了新篇章。该项目还先后荣获山西省“金桥工程”项目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被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专家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传授技能,薪火相传
“配煤师没有捷径,需要长期在煤堆里摸爬滚打,不断修炼”。岳伟明在潜心钻研配煤的同时,还致力于“明日工匠”的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配煤师,需要薪火相传。”
2017年,山西焦化成立了以岳伟明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多年以来,他精心培养和指导的徒弟达40多人,其中多人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创新达人”标兵,山西焦煤“优秀劳动者”及山西焦化“山焦工匠”等称号;他们先后完成技术攻关40余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山西焦煤级4项、山西焦化级1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两项技术被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认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岳伟明的指导下,团队成员赵丹进步很快。在开展“精细化智能配煤系统的开发及工业示范”项目时,她总结提出了“型煤跌落强度试验”的办法,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近年来,岳伟明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焦煤“优秀劳动者”等称号,他带领的团队也先后被评为临汾市第三届“平阳工匠”团队、山西焦煤“优秀奋斗者”团队。他表示,下一步,将全面开发山西焦化智慧配煤系统,让企业搭乘数智化快车,更快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