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长久以来不愿意离开故土,就是因为村里有他奋斗了一辈子的“世事”,丢不下他曾经用勤劳的双手栽种的果树,离不开他生活了一辈子的黄土地,忘不了与他朝夕相处的邻里。 父亲是一位思想超前、头脑灵活的人,除了干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外,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块黄土地上劳作。父亲常常是亦教亦耕亦读,尤其是在他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及督学的一段时间里,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自己所分配的土地上了。每年他都要把每块地种什么提前规划好,安排得井井有条,常常是周五的时候就把周六周日的日程排满了,为了把家里的光景过得殷实,他硬是挤时间,每逢周六日,常常早出晚归,把自家的土地耕种得比那些庄稼人都好。父亲常对我说,人可以亏人,但是土地不会亏人的。为此,父母在这块土地上精耕细作,把每一块田地都打理得像模像样。就连村里最贫瘠的地到了父母手里,都能想法让它变得肥沃起来。好多人说,父母是土命,种到哪儿的庄稼都生长得很好,岂不知那是用勤劳的双手换来的丰硕果实。 后来,父亲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栽种果树,把那平地栽种成了苹果树,把靠近沿黄公路方向向阳的那块黄土地(高蛮墚)栽种成了杏树,靠背阴的地方栽种了枣树、花椒树、核桃树等,这样既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也可以增加收入。父亲严格按照栽种果树的方法,一步一步来,挖坑、预定苗木、栽种、施肥、嫁接等。为了能够使树木成活,父亲骑摩托带水浇灌,对于在干旱土地上没有成活的杏树苗,在后半年土地有墒情的时候,他把山杏种植到提前挖好的土坑里,来年就会长出小树苗,这样既能够保证成活率,也能使小树的根扎得比较实在。那一块4亩多一百余苗的杏树,就是父亲一手栽种起来的。那是典型的黄土胶泥地,耐旱,但就是土质比较硬,为此,他与母亲起早贪黑,用了3~5年时间,把杏树苗给培育起来了,把没有嫁接的山杏嫁接成了胭脂杏。那些年他还要一边种地,一边栽种杏树,所以他把这些杏树都栽种到了地墚边缘,这块地正好是原来用推土机改造成的条地,地边缘有条墚,土壤肥沃,栽种下去的杏树几年之间就长成了挂果树。“桃三杏四梨五,要吃核桃十五年”说的就是每种树挂果的时间,这四五年之中父母亲付出了太多,一开始对于没有嫁接的山杏,父亲专门请人嫁接,后来干脆自己学习嫁接技术,硬是用勤劳的双手把一棵棵山杏嫁接成了有收入的胭脂杏。为了让这些小树苗在干旱的季节更好地成活,父亲常常用摩托车前后挂满塑料桶,到地里时就把水桶灌满,浇灌这些树苗。父亲认准的事情,就会一心一意地干下去,他能吃苦,不怕笑话。他说,我这是凭借苦力吃饭,不偷不抢也不丢人。父亲在黄土地上苦苦劳作,精通样样农活,对庄稼犹如自己的孩子一样,把自己栽种的果树像生命一样看待。 而今这些果树已挂果10余年了,经济上也有了可观的收入,父亲也慢慢地变老了,岁月把父亲打磨得头发花白,身体消瘦,岁月让一个坚强的人变得虚弱不堪,最后叶落归根。真是岁月不饶人啊!父亲老了!父亲在这片黄土地上写下了自己的喜怒哀乐,真诚的付出,收获着喜悦。父亲眉宇间经常挂着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遇到生活难题忧伤的时候,父亲也很迷茫。而看着红红喜人的果子,父亲笑得灿烂,仿佛是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父亲教会我们要把自己的光景过好,就必须靠诚实的劳动,父亲一生把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到春天来临的时候,父亲栽种嫁接的杏树开满了洁白的花朵,而我可敬可爱的父亲永远也看不到了,他永远静静地与黄土地融为一体了,那漫山遍野的杏花在黄土原上格外引人注目,“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那杏花盛开的日子里,我倍加思念操劳一生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