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6月13日> > 总第201719期 > C2 > 新闻内容
靠智慧启动创新“引擎”
新闻作者:通讯员 王兆国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读提示晋能集团王庄煤业“李卫东机电创新工作室”于2011年5月24日挂牌成立,2012年被省总工会授予“山西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成立四年来,工作室不断推出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安全生产中作用显著。近日,记者走进工作室,探访工作室这些年来的创新故事。
   
    走进“李卫东机电创新工作室”,屋里的创新成果图片、实物模型倏地映入眼帘,它们生动形象,引人注目,一间普通的房间熠熠生辉。
    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模型就是一部形象的“创新史”,从电气列车照明到电机拆卸装置,从大溜机头破碳平台到风巷全断面捕尘网……自2011年成立以来,工作室不断推出技术创新成果,在百米井下乌金翻滚的生产第一线,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创新故事。
 4年时间,50多项技术创新,直接服务于企业安全生产,一个个技术难题得到解决,一个个生产难关得到攻克。如同创新的"引擎",工作室开启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搭建了职工实现梦想的大舞台。
 
从现场中来,到现场中去
 
  现场,是认识和理解“李卫东机电创新工作室”的关键。从现场中来,到现场中去——现场既是创新的源头,又是创新的目的。
  综采队是煤矿的一线队伍,工作在井下生产的最前沿。这里机器轰鸣、乌金翻滚,综采队每天都在与大自然和数量庞杂的机器设备打交道,时刻都可能出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而若想高效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物、综采队队长李卫东说,“基层队组的技术创新,侧重于生产一线的工艺环节、设备使用方面的调整优化,直接服务一线。”
  电气列车照明创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电气列车是综采工作面电气设备的集中存放地点,工作中李卫东发现列车周围光线比较暗,该区段人行通道也相对狭窄,为检修和人行造成了不便,存在不安全因素。对此,他想出了一个点子——给电气列车的上部增加照明灯。
  “增加照明灯以后,电气列车及其周边亮度大大增加,车身和通道情况一目了然,既使列车检修更加安全和精确,也便于人员行走安全。”李卫东告诉记者。
  像电器列车照明创新一样,诸多技术创新——皮带拉线保护、破碎机防尘装置、采煤机拖移臂等等,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也并不复杂,可以说都是“小动作”。
  然而,正是这些“小动作”,每天与职工们接触的机会更多,大家更能感受到变与不变的区别,更能在现场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小环节是大系统的微观基础,点多面广,只有这些不断优化,才能实现先进装备和矿井实际最大程度的对接。”李卫东总结道。
 
人人参与创新,演绎团队精彩
 
  作为领军人物,李卫东自己在技术创新上积极主动,勤于钻研,成绩斐然,真正发挥了领军和模范带头作用。
  与此同时,“李卫东机电创新工作室”倡导人人参与创新,积极吸纳基层职工的加入,形成了以技术能手为骨干,成员相互启发的创新团队。
  “基层技术力量还有差距,通过创新能有效地提升一线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李卫东说。
  工作室在制度上鼓励和保障一线职工的参与,每个月按照矿上要求上报至少一个创新项目,每一个创新有物质奖励,也有精神奖励。
  综采队姚会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的,他是十几年的煤矿老职工,他做的电机拆卸装置创新,受到大家的高度肯定。
  电机是个3米长、数百斤重的“大家伙”,平时拆卸时都使用支护器材进行起吊,但这种起吊对于顶板的正常支护形成了潜在隐患。多年的工作经验使姚会平想到了液压支撑,利用千斤顶和固定架,从下面托住电机进行升降,实现拆卸电机时对电机的提升。使用后,拆卸电机方便快捷,更避免使用支护器材作为起吊点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这次创新,使姚会平获得物质精神双丰收——1000元的创新奖励,并在队里会议上通报表扬。“做好了很有成就感,队里还有奖励,对自己工作帮助也很大。”姚会平对此很是自豪。
  为了让一线职工快速成长,工作室还实行师带徒制度,通过“传帮带”培养技术骨干,使得工作室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的团队。
  景星星是综采队的一名年轻职工,2012年阳泉煤校毕业后就来到综采队,并且成为队长李卫东的一名徒弟,日常工作是负责电气列车的维护。
  在3501工作面时,他发现电缆故障比较多,分析原因时他注意到电缆吊挂的装置有些不妥。原来,电缆架用方钢焊制而成,电缆悬挂在电缆架上后,两侧下垂,很容易造成电缆外皮卡在方钢棱角上,挤压变形外皮磨损,存在失爆的风险。他积极想办法,并得到了师傅李卫东的指点,最后采用了钢管制作电缆架,钢管没有棱角,有效避免了损坏电缆事故的发生。
  如今,工作室创新项目层出不穷,引领和示范效应凸显,越来越多的一线职工更积极主动参与到技术创新中来,在创新的舞台上演绎出了个人和团队的精彩。
 
让点子碰撞,使智慧集聚
 
  在“李卫东机电创新工作室”的展示板上,记者看到创新详细的工作流程表,现场工作遇到难题并提出问题——根据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可行性方案——确定解决方案——设立研究课题——推出研究成果和项目——现场应用和实践——申报研究成果。而如果在现场应用实践环节不成熟,则重新回到确定解决方案环节。
  通过工作室,原来较为分散的、个人化的技术创新逐步流程化和制度化,从发现问题到提出思路以致研发、试验成功,都有明确的指引。
  “在工作室出现之前,由于缺乏流程引导,技术创新受到限制。现在,创新流程环环相扣,使创新更为规范和成熟。”李卫东坦言。
  一个例子颇具代表性,综采队在回采过程中,随着工作面的向前推进,风巷物料也需往前进,由于风巷材料较多,每次搬运均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比较大,且每次搬运后材料均需重新摆放,繁重反复。
  对于这种情况,宋战友有自己的想法,在工作室,他把想法和其他成员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同意并研究出可行性方案。随后,在机修厂的配合下,成功制作了风巷材料列车。此项创新,把材料分门别类放在材料车上,不需经常整理,通过胶轮车拖移,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针对创新中的难点,工作室不定期开会学习和交流,坐在一起开展“头脑风暴”,让点子碰撞,使智慧集聚,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问题进行研究。
  “创新的流程化和制度化,使我们从中更清晰地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提升了个人的创新能力,作用很大。”景星星说。
 
创新照进现实,梦想不断超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李卫东机电创新工作室”,技术创新的脚步不曾停滞,创新的光芒透过智慧和汗水照进现实,更加真实,更有力量。
  2012年以来,在工作室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已经50多项,诸多创新项目得到了集团公司的奖励。翻开工作室创新项目汇总表,一项又一项创新项目映入眼帘,李卫东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些项目都已经在生产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综采队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煤尘被风吹入回风巷中,传统的方法是全断面喷雾降尘,但效果并不太好。
  针对这种情况,2013年,工作室成员在原有方法上进行了改进,用小口径铜网做了一张风巷全断面捕尘网,上端悬挂喷杆,铜网自然下垂,覆盖巷道整个断面,下端用铁杆固定,喷雾水洒到铜网上形成一层薄膜,阻隔煤尘。创新以后,除尘效果好,大大改善了回风巷的工作环境,保障了职工的职业健康。
  “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效率提高了,强化了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能够在安全舒心的环境下快乐开心地工作,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李卫东的一席话,道出了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心声。
  这样的技术创新项目还很多,皮带机头风动吊装机、支架搬运车提升装置、转载机加高封闭护网……每一个技术创新都发挥着多重的作用,共同促进了采煤一线的安全生产,唱响了煤矿一线工人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梦想之歌。
  而随着创新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工作室还开始着眼于井下生产一线系统性的问题,先后在变频装置在井下的应用,支架电液控制的故障与分析处理,智能局部通风系统的设置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发创新。对此,李卫东自信地说,“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唯有创新求变,才能随时领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