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9月19日> > 总第201733期 > C8 > 新闻内容
记忆中的瞬间
新闻作者: 晋煤集团供电分公司 王晋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或许跟性情有关,总是记不住走过的路、去的地儿,说不清美食的配料、风景的旖旎,也搞不清楚品牌的风格和气质。糊里糊涂的性格,丢掉了谈资、失去的话题。越来越稀少的记忆中,有两个瞬间抹不去擦不掉,每每想起便心生恐惧。
  第一次是关于登山的记忆。我和孩子紧贴山体,双手攥着铁索焊接成的“天梯”,一度一动不敢动。孩子声音颤抖:“妈妈,我们下去吧!”心在蜷缩,嘴里硬撑着:“再坚持一下,就到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十多年前。我和孩子跟随旅行社到华山游玩。雨后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正适合徒步行走。于是,我和孩子、还有另外一家人决定徒步登山,其它人选择乘坐缆车上山。
  游人不算太多,我们沿着唯一的一条小道,踏着湿漉漉的台阶,跟随心情的韵律自由行走。僻静清幽处、山崖缝隙间、泉水自取点都留下了轻快的步伐。不知不觉,已经行至半山腰,日头直逼头顶。我们已经有些疲乏。这时在一个宽阔的路口,眼前出现了两条道。一条是缓缓的上坡道,目测需要行走三四百米距离;另一条是近乎九十度的“天梯”,大约十多米的高度。忘记选择的原因。但是心境记忆犹新。我的心“呯呯”跳个不停。担心“天梯”意外断裂、孩子脚下打滑、还有孩子双手乏力握力不足,脑海中甚至浮现出缆车崩裂,年轻夫妇双手托举起儿子的情景……
  事隔多年,那轮火辣辣的阳光、那个九十度的“天梯”、还有贴着崖壁的情景终是挥之不去,却也不常提起。因为,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终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第二次是关于下山和上山记忆。也是一段“天梯”,也是一段“铁梯”。“天梯”紧临山体,依山而建,从山体开凿的穴口延伸出支撑,承担着天梯的全部力量。站在山上往下看,狭谷悠悠,云雾缭绕,根本探不到谷底!看着天色尚早,一行数人决定下山看个究竟。
  半米宽的“天梯”、奚落零星的几名游客、雄浑的山脉、密林的笼罩,那一刻我们读懂了一粒尘埃、一滴水滴的内涵。刚刚还是阳光普照,瞬间被山体包裹成阴冷,阳光正在超越目及范围。
  随着下沉深度的增加,语言的交流越来越少,恐惧感愈发强烈。
  “回去吧!”
  “好的!”
  最简短的语言,表达着最真切的心境。
  “上山容易下山难。”就在感觉解脱的时候,突然发现完全不同的状况。下山的时候,我和孩子走在最后,看着对方的肩膀行走足矣。转身上山,我们成了排头兵,成了队伍的“引导员”,需要带领队伍重返山上。我们习惯性地低头看台阶,孩子“哇”的哭了。原来,脚下竟是万丈深渊。
  或许其它人因为看不清脚下的情况,心境和我的当初有些相似。而我的心境恰如当初的他们。我紧紧地拉着孩子的手,一遍遍地提醒孩子,眼睛一定要向前,不能盯着脚下,即使磕伤碰伤也要勇敢地坚持。
  那次之后,我便告诉自己不再冒险。但是事实证明,告诉只是告诉,行动还是行动。只是所有的行动并不能都写进生命的记忆,有些也会像日历一样随手翻过。如果说,融化在血液里的才是珍贵。那么,生活中的有用功实在可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