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集团朔州煤电公司坚持“人才强企,科技兴企”战略,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打造技术精、素质高的人才梯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促进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企业搭台人才“唱戏” 前不久,朔州煤电公司的会议室里一派火热场景:“学生”摩拳擦掌、聚精会神答题,“监考官”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监考。这里正在通过内部考试为企业发展“招财纳智”。这次通过采取笔试与面试等多种方式,从公司内部报名的63人中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招聘了8名科技研发优秀人才,成立科技研发小组,目前已经委派他们到中科集团重庆研究院学习深造。 人才是第一资源。由公司人才强企领导组和科学技术协会“搭台”,人才“唱戏”,制定并下发了《朔州煤电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实施方案》《引进、激励新招聘大学毕业生管理办法》《优秀人才选拔、激励管理实施办法》《突出贡献人才评定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措施,想尽一切办法筑巢引凤,开发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力争在政治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生活上给帮助,搭建起科技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大舞台,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2017年年底,在公司的公示栏上,赫然张贴着“朔州煤电享受第三批优秀大学生津贴名单公示”。该公司从2014年起,将正式录用的全国高等院校全日制应届毕业大学生纳入激励范围,其中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分别享受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和800元的人才津贴,享受期限为三年;突出贡献人才在两年聘期内享受本单位正(副)职待遇的80%,这是同煤集团首家实施这一激励机制的子公司。 在此基础上,公司每年用150万元重奖首席工程师、首席技能大师、优秀人才、科技标兵、优秀大学生等科技人才。截至目前,朔州煤电拥有各类科技人才1582人,其中科技人才1089人,非煤产业科技人才493人,有博士、硕士42人,科技人才占全公司的12%,人才强企作用进一步彰显。 机制创新高端“联姻” 朔州煤电在非煤产业中大力实施“引智”战略,形成人才集聚“洼地”,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激发企业内生发展活力。2017年,非煤产业收入占公司的38%,成为公司发展新支点。 朔州煤电在燕麦食品公司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白利涛、王懿等6名硕士研究生在基地研发生产,经过几年的基层磨炼,现已成为技术研发骨干或走上了管理岗位。 宏腾陶瓷建材公司是朔州煤电转型发展项目之一,该公司积极发展员工持股,引入职业经理人管理机制,高薪聘请的湖北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总经理,创新高管股权激励,打破了国企职级薪酬体系,成为山西省2017年员工持股改制工作试点企业。 重视科技兴安,开发新型产业。朔州煤电与中科集团重庆研究院和辽宁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开展煤矿安全技术攻关,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与中国矿大合作推广应用“感知矿山”系统和“互联网+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整体水平。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了工业固废资源化技术产学研用基地,建成国内首条超细粉煤灰生产线,研发了多项专利技术,2017年被亚洲粉煤灰协会授予中国粉煤灰综合利用优秀企业。联合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大同大学,组建山西石墨稀产业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致力前瞻新兴产业的商业开发。 科技创新转化“成果”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员的聪明才智,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技术转化,促进产品研发升级,积蓄企业发展新动力。 朔州煤电“松秀工作室”“日兴工作室”“靖宇工作室”进入山西省总工会优秀人才工作室行列。创新采用的井下单轨吊“快递”配送材料,领跑集团公司辅助运输管理水平;成功研制的废旧锚杆拉直机,节约了资金;设计制造的皮带托辊安装器在解决皮带运行中掉落的难题上大显身手;“杨玉生工作室”设计加工的800mm皮带机尾架有效解决了生产和安全中的难题;由硕士研究生创办的“张涛工作室”,一年内就完成了等离子火焰数控切割机、气动风门等多项技改革新;七环公司自主研发的巡检机器人、井下人员定位等打开了全国市场…… 近年来,朔州煤电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40余项。研发的新型齿轮式电机车、清洁工业型煤、超细改性粉煤灰等获国家专利技术,“燃煤灰渣与工业副产品石膏耦合制备超高强功能建筑材料”入选山西省科技重大专利项目,《复杂赋存条件大倾角伪斜顶综放开采技术研究》获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在山西省“五小”竞赛活动中,小峪煤矿获“优胜单位”称号,王坪煤电公司《减速器和链轮试验装置》及《气动跑车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获优秀成果二等奖,皇甫美俊、杨钻英、张晓虎获优秀成果一等奖,张宇新等获优秀成果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