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发会产生大量矿井水,传统思路是将这些矿井水外排。目前,开采1吨煤炭大约产生2立方米矿井水,全国每年有近50亿吨矿井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顾大钊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水,有必要改变传统开采思路,将矿井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利用起来。
生态保护的最大挑战是缺水
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有9个在黄河流域,其产量占了全国煤炭总产量的近70%。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富集区、原煤生产加工区和煤炭产品转换区,黄河流域也承载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尤其在晋陕蒙宁甘等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西部地区,水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顾大钊认为,目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水资源短缺,尤其在西部地区,地表水蒸发量很大,矿井水外排会加剧区域内水量减少。顾大钊指出,正常情况下,煤炭开采会破坏地下含水层进而产生矿井水,矿井水外排后地下水位下降,往往有黄河水补给,因此对黄河水的水量有影响;同时,如果矿井水矿化度高或流经地表被污染,没有处理好就外排,最终汇集到黄河也会影响其水质。 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煤炭开采理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停留于“把煤采出来就行”的阶段,开始更多地关注整个开采前后的生态环保问题。据介绍,神东矿区在煤炭开采前植被覆盖率只有3%~11%,开采后经过复垦,植被复垦率已达到80%。 顾大钊同时指出:“煤矿开采的不仅是煤炭资源,还有矿井水资源,如果将矿井水保存下来,并处理干净,是很宝贵的资源。”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要把“汤”保护好
从几近荒漠到植被大面积覆盖,位于缺水地区的神东矿区是如何做到的? “1995年我初到神华集团时,正在建设大柳塔和补连塔,建井时发现,虽然地面很干,但地下有很多水。神东地区缺水,年降水量还不到400毫升/平方米,地表水蒸发量却高达2000-2500毫升/平方米,把矿井水外排很快就会蒸发。周边水源紧张,地下水又这么多,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顾大钊娓娓道来: 开始我们尝试先把水抽到地面保存,但地表水渗漏、蒸发严重,水还容易受污染变质,而且在地面建设小水库涉及多方因素,难度比较大;接着,在大柳塔尝试保水开采技术,如充填开采、限高开采,虽然含水层保住了,但不仅煤炭资源几乎要扔掉一半,效率还很低,一个工作面一年产量连100万吨都达不到;最后,我们设想,煤炭开采完垮下去的岩体空隙是否可作为天然存水空间,直接把水保存在井下?于是尝试用人工坝体将周边煤柱围起来,形成挡水坝体,建造成地下水库。经过试验,效果很好,又进一步建设调水设施和水处理设施。 据了解,该集团采用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已建成33座地下水库,最大储水量约3100万立方米,每年给矿区供水近7000万立方米,占矿区年用水量的95%以上。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煤炭开采不是没‘汤’,而是‘汤’留不住。”顾大钊指出,把煤炭开采过程产生的“汤”保护好、利用好,能更好践行黄河流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理念。神东矿区煤矿地下水库,不仅可将矿井水大量储存在井下,减少蒸发损失;且由于可准确测控井下矿井水的状况,进而避免矿井水害事故,确保矿井安全;还可以为井下和地面供水,解决缺水难题。
需求牵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
是什么成就了煤矿地下水库?“需求牵引。”顾大钊说,煤矿地下水库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技术的一种。 “这一系统工程,实际上是工程超前了技术,技术超前了理论。为更好地在黄河流域推广应用,我们现在正在补课,更深入系统地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这正是‘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干的事。”顾大钊同时指出,随着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煤炭开采逐渐由浅层向深部转移,水资源保护技术难度更大,矿井水质也更趋复杂,也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技术挑战。 顾大钊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先解决水的问题,矿井水高效利用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理念、技术、管理都要不断更新。 顾大钊认为,在黄河流域进行煤炭开发,要坚持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并举。一方面,重要水源地、生态保护区要科学实施分区开采,采用水资源保护性开采措施;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煤炭开发对水资源的开发属性。 同时,他还指出:“西部煤炭大规模高效率开采必然破坏含水层,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要尽量保护含水层,若无法很好保护含水层,可考虑换个思路,将注意力放在水资源保护上,将这些水储存井下并高效利用,也是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另外,矿井水要按实际需求进行分级处理、分质利用,充分利用矿区特有优势,实现低成本处理,科学合理制定矿井水排放和利用标准,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处理成本和企业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