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明在文学创作上沉甸甸的果实——散文集新作《时光印记》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了。书中收录他退休后创作的62篇散文。书的封面是一棵斑驳老树的朦胧画面,满满的沧桑感,给人一种庄重大气、风骨犹存的感觉。全书内容分为《故园情深》《朝花夕拾》《寻幽探胜》3辑。每一专辑前面都配有一首小诗和一幅照片,来概括和统领文字,看起来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在装帧设计上的匠心独运。 读《时光印记》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每一篇文字里都洋溢着浓郁深厚的情感。文章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王老师散文最大的特点。《故园情深》一辑,字里行间流淌着一个客居异乡50年的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故土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使他难以割舍。岳母家一张仅70厘米宽的小木床,在他的眼里也变得鲜活可亲。他描写道:“小木床用慈祥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老屋的变迁、注视着岳父母一家人的举手投足,更注视着回家小住的我的一言一行。它古朴的气息,浸透我的心扉,深深地融入我温馨的记忆。”他用拟人的手法,把一张普通小木床描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对它生出无限好感。因为这张小床的相守,温暖了岁月、温暖了老屋、温暖了朝夕相处的一家人。 从《时光印记》中的多篇散文中,可以捕捉到王友明有一颗敏感的心。有敏感的心,作家的眼中才有素材、脑中才有灵感,下笔才能犹如神助。无论是自然界花草树木的葱茏葳蕤、花开花落,还是人间烟火中的一次欢乐相聚、昔日泛黄的黑白照片等,都能撩拨起作家的敏感神经,并在笔下流淌成美妙的文字,并带给人们心灵上的享受和启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说的这种体验,王老师就是这样的作家。在他的文章中,金秋的玉米、寻常的麦收、父亲的眼镜、如霞的夕阳晚照、一副对联、碧绿的小菜园等等,看似寻常物平常事,他都能捕捉到那瞬间即逝的灵感,用心选材,精心构思,将文笔展开,给人们留下了一篇篇耐人寻味的佳作。《老伴儿种菜》这篇文章,让人读起来很亲切。种菜在农村本是司空见惯的事,可在王老师的文字里,我却读出了老伴的勤劳和朴实,读出了游子的思乡情怀,读出了浓浓的邻里情,还读出了他们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这样的文字,书中还有很多。诸如:《珍藏幸福》中,描写在中央电视台晒“全家福”的美好回忆;《上街品春联》中,上街闲逛时看到各行各业贴的春联,触动灵感,以此为素材写了一篇有关春联文化的美文,让人领略到他用心观察生活,体察人性,感悟人生的一颗敏感之心,也因此成就了他斑斓多彩的作家人生。 王友明的散文,不只是眷恋故土,怀念家乡,行文中还处处洋溢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在《寻幽探胜》一辑中的文字里,就能切身感受到他对祖国、对党的无限热爱。他把闪耀着红色光芒的英雄人物和历史地点,用心记录,用情描写,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们再次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心灵得到了一次震撼洗礼。 王友明迄今为止共出版著作11部,其中散文集7部。说来人们也许不太相信,虽然他是知名作家,可他的文化程度并不高,正是他多年的勤奋写作和努力拼搏,才使他在军旅和文学之路上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他脚下的路,笔下的文,全是他几十年来辛勤努力的结果。他退休后,依然继续在他热爱的文学这片沃土上日夜耕耘。这本《时光印记》,就是他精心创作的硕果。书中优美的文字,感人的故事,醉人的畅游,既能让人们品读到他对过往岁月“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的眷恋情怀,也能感受到他退休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随心生活的惬意。这些文字是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定格和回眸,也是他在岁月深处回首往日的心灵倾诉和浓情独白。 |